第五章·文以载道(1)(1 / 2)
在我们讲述下一段情节之前,请诸位先随我回溯乾坤界的长河,向滥觞处追寻。
追寻这一切的源头。
这个要求可能显得有些唐突,但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要想了解我们文宗的伤春大会就不能不先了解源典,而源典之源何其遥远,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暂时忘却现世的暗潮汹涌,轻掠成化时期的政局动荡,穿过横流时期被不断打破又不断重建的道魔观念,告别道统时期繁荣生长的修仙体系,飞度鸿蒙时期漫长的辗转与探索,回归到数十万年前一个平淡无奇的凡人世界。
那里混沌初开,没有灵气。不谈修仙文明,就连凡人文明也还在迷雾中徘徊。在那里凡人用树枝、石头在泥地上刻画出了一些简笔画一般的划痕,在那里凡人们慢慢试着把这些抽象简练的图画组合成一幅更加宏大复杂的画面,于是文字诞生。
音符组成曲调,曲调组成乐章。当凡人在简单的表意与表意间努力追求一种乐章般的和谐时,文学便悄然生发。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载体,它可以勾勒最隐晦最细微的情感,亦可以涵盖最离奇最遥远的想象。千余年来,渺小脆弱的凡人凭借这个载体,或上天入地求索真理,或察远视近细窥尘世。他们中的政客借此施加自己的影响,他们中的文人借此发出自己的声音。世世代代,文坛不衰,持续影响着凡人世界的轨迹,甚至可以说,塑造着这个世界。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固化进了人们的思想,著名的文学作品的力量作用于一代代人,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引导着时代的方向。文学的真实力量,在当时已经初露锋芒。
后来世界发生了分化。如果诸位道友了解过生物学的常识,就应该知道细胞分化的概念。世界实际上也正如一个巨大的细胞,一路生长增殖,一路不间断地分化着。每一次的分化都有一些不一样,而当细胞与细胞的差距越来越大,细胞就分成了不同的株系。例如依赖着各种能源缓慢发展的凡人世界株,例如自始至终依赖着灵气,却因为过强的干扰无法利用电能的修仙世界株。在修仙世界株众多的世界中,有一个(理论上也可能是几个世界较多继承了祖世界的文学。这便是乾坤界。
而这些祖世界时期的文学就是源典。
这中间是漫长的荒芜。源典始终存在着,重视先辈思想的凡间将它们保护得很好,然而修仙之人却在数万年的时间内将其无视。一直到横流时期,文以载道论在修仙界的流行才让一部分修士的目光转向文学,继而转向源典。于是在乾坤界九十八纪云徊子道君发现了这埋没已久不为人知的塑世之力。
而此后出现的那一批探索并试图操纵这一神秘的塑世之力的修士,便是最早的文修。
乾坤界一百零六纪,凌正道君建立了长生大陆上第一个完全的文修门派,这就是凌意文宗。在文宗内紧挨正殿的中心位置,凌正道君指挥修筑了一座威严华丽的七层高阁,以附近的叹江为名,叫作“叹江阁”。高阁的顶三层放置了幸未亡轶的所有源典,下四层则存放自鸿蒙时期以来的经典佳作。数千年来,凌意文宗率领着文修之士走向鼎盛,使得文修之道与法修、剑修之道三分天下,凌意文宗则于成化时期位列八大派……这是文宗门人津津乐道的陈年往事了。
……
乾坤界一百十九纪,七十六岁的金睛子在叹江阁二层的书架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