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升旗仪式”(1 / 1)
小时候那会,在白石村,刘天是没有太多烦恼的。在白石村,所有小孩的穿着基本是一个样式的,拖鞋,短裤甚至是有补丁的衣服,大家从不介意,没有人会把关注放在自己或别人的穿着上,因为村里的小孩和刘天是一样的,都是长在泥土上的白石村人。一双拖鞋,往往就是他们征服白石村一年四季的装备,这里的雨水,尘露,石头,这里的一切从来都不会责备一双拖鞋留下过的痕迹。
上学的这条路,刘天再熟悉不过了。从学前班开始,刘天每天就得来回走两轮,总共得走个12公里左右的路程。前后三公里的路程,有三个村庄,白石村是离学校最远的。小学二年级以前,这一段路还是黄泥路,路两旁的白桦树,是每年植树节的时候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栽种的,现在已经长得老高了。后来这条路铺上了水泥,就方便了很多。
这不远的校园,对刘天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这是他第一次与外面接触的尝试。那里需要注意穿着,需要注意说话,需要谨小慎微才能和别的同学玩到一块。偌大的校园,也容不下一双拖鞋,一件有补丁的衣服的存在。在学校里,衣服开始有了款式,鞋子有了区别。每一个脆弱的自尊心开始在这里萌发。
升旗的仪仗小队是由高年级的十个学生组成的,他们分为两纵队,其中四个人扯着五星红旗,其他的人敲着手鼓,吹着喇叭,从足球场的一个角落向旗台中央这边正步走来。这是周一的升旗仪式,是离红镇中心小学每周的必然活动。
萧瑟寒凉的秋冬之际,校道两旁的樟树叶早已经泛黄掉落一地,留在树上稀疏的叶子掩埋在全校师生的国歌声中,显得那么孤寂和弱不经风,似乎只要再稍微大一个分贝的声音,都能把它震落下来。
刘天穿着他妈金秀给他手织的青色毛衣,外面还穿着校服,但也难以抵挡入冬时节的冰凉。刘天把手伸进了衣服口袋里,拇指按搓着食指,不断来回地揉搓着,除了时节的寒气,他的脸上还有因为紧张而面露出的尴尬气息。升旗仪式的最后一个流程,是由学校的教导主任宣读本学期乃至之前未缴清学费的学生名单,通知这些学生转告家长尽快交清学费。刘天知道自己家里的处境,玉林和金秀在工地上给人家做水泥工,一天忙活下来也才有个二、三十块的收入,况且没钱交学费的声音他偶尔也不经意地从他父母口中听到过。教导主任讲话完毕,刘天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他悬在心里的石头才算放了下来,平静地跟着班级的队伍走回到了课室。
在国家还没有免除教育学杂费的那几年小学读书时光,是刘天他们家经常发愁的日子。玉林和金秀的微薄收入,在照顾一家老小之余,还要供着刘天和她姐读书。这确实是异常辛苦的。他们勤劳,善良,穷尽一身力气地干活,但生活总是捉襟见肘。他们苦心孤诣、小心翼翼,生怕生活的罪恶最终落在了自己小孩的身上。
其实不止是刘天,白石村的小孩都一样,刘天甚至还听到教导主任在升旗仪式上念到过村里其他小孩的名字。自那以后,升旗仪式就成了很多小孩心中难以放下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