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王竑进京,宰羊为宴(1 / 2)
是日,朱见济和王文畅谈一晚,就如何同化女真族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和计策,连晚膳都不曾进用。离别之际,王文满眼垂泪,深觉身上担子之重,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成化犁庭这种手段很爽,至少普通老百姓一定会更喜欢这种,但是除了爽以外,只能够加深民族对立。日后百年间女真听命于你那是建立在武力压服女真的基础上,一旦你自身实力衰弱,他们转手背叛也就不足为奇了。若是没有明朝支持,努尔哈赤都当不上建州女真的首领,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不会真的有人以为武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吧!如果这么说,苏联一定能够千秋万代吧!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但是最后巩固这个民族的却是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汉朝呀!
同化女真族,这是明朝的百年大计,是东北地区的千年大计,当东北所有人自视为汉人,这块地方就真的稳固下来了。
至于女真人是不是五帝之后,谁在乎呢?至少朱见济不在乎,谁不承认的谁就去战场上,朱见济很乐意送他一程。唐朝李世民身上一水的鲜卑血脉,哪个汉族站出来说唐朝不是汉人王朝了?
三日之后,漕运总督王竑回京,京城百姓早闻其名,排列街道两侧,驻足观看,想要见识这是此等人物,能够在朝堂上打死锦衣卫指挥使,在地方上活民百万,被人称为活菩萨。商旅不行,行人阻滞,场面混乱多时。
当然,以上都是朱见济听下人说的,他记事以来就没有看过此人,哪怕是父皇驾崩,自己登基继位,王竑也没有回京。朱见济对王竑的记忆是模湖的,尽管经常看到此人的奏章,但是始终无法在记忆中描摹出此人的形象。
有人或许会好奇,这么有才能的人物,朱见济不应该尽早重用吗?其实朱见济起初是这么打算的,后来朱见济发现没有这么简单,朝中似乎有很多人不喜欢王竑。
朱见济私下打听,了解得多了,对王竑的观感发生了变化。
举一事言之,那是景泰五年的事情,当时天下天灾遍地,特别是黄河下游沿岸,河水泛滥,漂县数十,流民百万。先帝朱祁玉任王竑为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王竑正是在此时广开农桑活民百万,得到朝野的一致赞扬。先帝派刑部尚书俞士悦下至地方观察民情,俞士悦回奏说虽然百姓得到赈济,温饱无忧,但是经逢灾荒,恳请天子下旨免去受灾地区的赋税,而当时部分赋税已经交解京城。王竑认为俞士悦在质疑他的能力,与俞士悦发生争执,坚持要交赋税,最后赋税顺利送往京城。但是经此一事,王竑再也没有返回京城。
当时黄河下游那一带真的是一片混乱,一方面灾民遍野,一方面还有治河工程,用工数十万。如果没有他,黄河地区可能会再次爆发一场红巾军起义,或者什么白莲教起义。当时闹出来非常多的笑话,朝廷把这块地区的刀剑弓箭全部收走了,就是为了避免叛乱。结果地方层层加码,连菜刀也一并收去了。
王竑有才不假,否则也不可能能够把漕运这件事管好,还救活百万灾民。但是如果你是当地人,明明可以不用交赋税或者少交的,结果却被此人横插一手,赋税一分不少,你会尊敬他吗?或许在他救活你的那几个月会感激,但是升米恩,斗米仇,经此一事一定是厌恶此人。
不过,站在朱见济的角度上,王竑一心为国,全无私心,可谓国之干城,眼下有机会自然要将其召来重用。安置辽东妇孺一事可不好办,这种所有人都不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够轮得到王竑,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他的能力。
一路通报后,朱见济见到了王竑。
站在朱见济面前的王竑高有八尺,剑眉星目,如今虽然年近五十,仍然英气逼人,或许是这些年久在地方养成的习惯,不苟言笑,不怒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