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以茶论战2(1 / 4)
。“日本茶道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
共同点与异同点是对美的不同追求途径与认知角度。
品茶都是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
最深层的品茶目的是,以茶为切入点,泡茶品茶希望从中获取动力与领悟”。本田诚盛总结评论的说。
日本从唐朝时大量引进文化,丰富冲实了文化匮乏的日本社会。其实对中国的文化日本国民是向往敬仰的,近代中国的国力极度虚弱,给日本政要造成有机可剩的机遇,所以一步步走到今天兵临城下的局面。要是中日不发生战争,现在的我本田诚盛应该在文化产业拥有自已的产业,也不会让身命落入这危险万分的处境。
“我们中国人爱谈古说近,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结合今天的实际情况,预测推断出明天的事态发展方向,因而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得到最佳的结果。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遇到的危机数不胜数,到最后总能逢凶化吉,过河搭桥遇山修路平安到达幸福的彼岸。
本田君你认为中日之战,最终结局如何谁胜谁负”?朱大壮探讨的问。
“朱桑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目前我日本国战争潜力已总动员,而贵国各动装力量才统一起来进行对抗。
就战斗力对比来说是一目了然,唯一有麻烦的地方是,中国的地方太大了容易占据,不容易有效的管理。
另外影响双方战局的其他外在因素,在某一个时间以某一种方式的切入,造成双方胜负判定重要性的不确定力量,所以我实在判别不出结果”。
“中日茶道都可以以茶入道,入道可以让人进入一种通透明达的状态,在佛家用入禅这一称呼。日本茶道更是继承了茶禅的精髓,我们就用各自的茶道拔开当下的战争迷雾,看能不能探索神所掌握的天机。
昔日赤壁之战周瑜与诸葛亮商讨水战之良策,双方不约而同想到以弱对强,唯有火攻是取战之道,英雄所见略同各自手掌写下一个火字,历史的发展验证二人的远见卓识,古人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之中,找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点,今天的我们为何不能从,看似千变万化的战争迷局中,找到一条正确光明之路吗”?
“朱桑如何以茶如道呢”?
“日本茶道是深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日本茶道文化也是很具有历史文化的,但是中日的茶道是有所区别的,也就是我们看待战争的角度,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沿着茶艺轨道而与时俱进的。对茶叶的色、香、味及艺术意境的追求一直是中国茶艺的重点。
从唐代以来泡茶方式是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茶叶的制造方法也从蒸青、压汁、制饼发展为烘青、炒青以至摇青等方法,制造出能显示茶叶自然形态、色泽、香味的绿茶、黄茶、白茶和青茶等产品,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的世界。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