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新朋友,海外文物追索(1 / 3)
宽敞幽静的茶室内,沈瑜见到了张鞠。
“张姐,什么事这么着急?”
张鞠放下茶杯,看了他一眼,“先坐下,一会儿再对你说。”
沈瑜把手里的提包轻轻放下,坐在了茶桌旁边。
张鞠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拿的什么东西?这么小心。”沈瑜说:“刚从文物商店买了两件刺绣。”
张鞠眼睛一亮,“能给我看看吗?”
沈瑜说:“没问题。”
两人离开茶桌,沈瑜先展开了湘绣博古图。
张鞠看着这几张博古图,问道:“我知道湘绣的名字,你是怎么判断这件东西的?”
沈瑜说:“湘绣是把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它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的刺绣流派,运用多达两百余种颜色的绣线和上等丝绸、绸缎,手工以针代笔,创造性地运用一百多种针法进行创作或还原画面。
此组湘绣题材为博古图,是融合了书法的典型例子。刺绣技法为典型的湘绣特点,质感强烈。以针代笔,生动临摹出从周至魏的铭文书法。我判断,这件湘绣是清中晚期的作品。”
张鞠摇头:“听你说的热闹,可是让我判断还是很困难,另外一张是什么?”
沈瑜说:“这张可就少见了,这是发绣。”由于这张刺绣没有装裱,所以,他小心地将其展开,对张鞠说:“您看,绣观音图所用的墨线,不是普通的丝线,而是头发。”
张鞠惊讶的问道:“还有这种刺绣?”
沈瑜说:“人的头发与丝线不同,用来刺绣非常麻烦,但也具有细、柔、光、滑等特征。此件刺绣卷巧用头发黑、灰、棕的自然色泽,以及发质的浓淡、粗细、曲直等,采用接针、切针、缠针和虚针等不同技法,展现出如工笔白描的艺术效果。”
张鞠问道:“这是什么时期的刺绣?”
沈瑜说:“发绣主要流行于蘇州、東台等地,最早起源于唐朝,東台信女以发代线,绣制如来与观音之像,以表虔诚。据《女红传征略》记载,宋代已有发绣《妙法莲华经》,历经元明,发绣题材逐渐广泛。现传世发绣作品多见于博物馆馆藏,如首都博物院藏明倪仁吉《大士像》等。
从素白的绸子,针法以及氧化程度来看,我认为是明代的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