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伯夷叔齐(2 / 3)
不过他还是将两人带到了宫中。
子受一见两人,就发现两人的不凡,虽为诸侯子,但衣着并不华贵,也没有佩戴玉佩等奢侈之物表明身份地位,腰背挺得笔直,一看就知道是品格高尚之士,铮铮傲骨,在民间甚有美名。
这种人绝对看不惯自己铺张浪费的行为。
箕子道:“此孤竹君长子与三子,墨胎允、墨胎致,善古琴,在北地颇有贤名,特来朝歌觐见。”
子受初一开始,还没明白过来,但孤竹君几字听得耳熟。
不食周粟的主角不就是孤竹君的俩儿子吗!
伯夷、叔齐在商周易变之时去西岐养老,按时间推算,现在正值壮年,差不多就是眼前的模样。
人才啊!
杨任爱喷,也据理力谏,但受限于消息传播速度,他的名声只局限于朝歌一地,出了朝歌没人认识。
伯夷、叔齐不同,他们在整个北地都极有名声,动辄就能带动自己在北地百姓中的风评。
这就是朝中大臣和地方名流的区别,管你朝中多高的官,都不如地方上的名人。
子受暗自思虑,只要让伯夷、叔齐认为自己是昏君,北地百姓肯定也会对自己指指点点,孤竹国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他们的主场。
这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两人本就是高义之士,不是吹,是真的高尚,流芳千古,孔子和太史公都卖力吹过的那种。
两人为了防止争夺国君之位导致兄弟阋墙,毫不留恋权势,离开孤竹国,光明磊落,诚信礼让,兄友弟恭,堪称道德楷模。
两人来到西岐,言“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拦下姬发车驾阻止他伐商,据理力争,不畏刀斧加身,勇气可嘉,开创“非暴力运动”,比佛陀早了1年,比明确概念的“圣雄”甘地早了3年。
两人更绝的是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气节高尚,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虽然历史上的记载不一定可信,但现在伯夷、叔齐的贤名的确得到了北地百姓的认可,这就够了。
子受决定将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昏庸值制造机。
“两位爱卿不远千里前来朝歌,朕当以酒池肉林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