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僧多粥少(3 / 3)
这部分人,好不夸张的说,连生计都是个问题。
东北不像是南方沿海那边,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了现在国家所倡导的国进民退的经商环境,拥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可以吸纳这部分闲置劳动力。
东北社会上的商业氛围本来就不浓厚,都到了96年,冰城市民购物还依赖市供司呢。做个体经营,因为取暖期的问题,生计门路又有限。更别说现在作为已经颓废下去的老工业基地,没有什么成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这种需要大量密集劳动力的产业。
这档口,下岗职工找个工作可是太难了。
李宪虽然不怎么在大街上转悠,不过集团里面也是能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听到水足饭饱的新北职工们,一半悻悻一般庆幸的说到一些关于下岗的只言片语。
像韩小娟这种交不起电费的其实还算好,有的两口子一起下岗的都烧不起煤。到了冷的时候两口子带着孩子跑一些大型厂的锅炉外面捡煤渣。
更有甚者,家里老爷们儿不争气死活赚不来钱的。逼的实在急了,家里的老娘们儿心一横脚一跺,直接就去了洗浴中心。
去干什么,就不用说了。
三教九流里面,卖皮肉的绝对是下三品。不是生活所迫,想来没人会把仅存的自尊抛下。
联想到这些,可想而知苏辉的那个劳什子根雕文化园的学徒待遇是多么的优厚。
可是。
李宪前两天跟苏辉聊过木雕产业园的事,别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
苏辉那事业啥规模啊?
所谓的产业园就是一个废弃的机关幼儿园,一共不到两千平米的地方。现在根雕这个东西就是森工集团那面觉得要是能搞成,对于森工的文化建设工作有益处。
至于稳定的赢利点,成品的销售渠道,根本就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
就这样的情况,产业园里面有十个八个的学徒工都嫌多。毕竟这部分开支都要算在森工集团头上的,并非是苏辉自己掏腰包。
插一个两个学徒,苏辉有这个能耐。
可……
看着楼下攒动的人头,李宪嘶了口气。
这几十号人要是都过去……
怕是现在自身也在精简人员的邦业林业局,会吓的直接取缔根雕产业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