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恢复高考(1 / 2)
时间转眼进入1977年,9月,教育部在京城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阎解旷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发电报到白店煤矿,通知原来知青点的那帮人,让他们做好准备,同时还发了一封给阎解娣。早在去年,他就乘阎解娣回家探亲的机会,提醒她多多看书,机会马上就会来临。
1月12日,国家正式发出通知,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得知这一消息后人们“喜大普奔”,电报,电话满天飞,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翘首以盼,特别是在知青群体中引起了轰动,这可是这么多年来少有的能够回城的机会。
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年的冬天,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纷纷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
阎解娣和她对象赵必成不负众望,在57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的二十七点三万新生之一,分别考上了京师大和京大。至此,老阎家总算在京城团圆了。
与此同时,原白店知青点的知青也是捷报频传,这次他们全部都参加了高考,他们在阎解旷的提醒下,抢得先机,都考上了。
由于此次高考时间紧迫,从发出通知到报名,开考,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人从得知消息到参加考试,仅仅只相隔十来天,根本没时间准备,即使想准备也找不到复习的课本,甚至有些偏远的地方等得到消息时,考试都已经结束了。
所以,白店的知青们有福了,这些年他们在阎解旷的一再督促下,多多少少都会翻翻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就连李奎勇这货也被阎解旷逼着去死记硬背,这次和老婆张萍一起也考上了西秦大学。
如果是参加1978年夏的第二次高考,虽然时隔仅半年,但这次大家多少都有了些准备,而且参加考试的人更多,足有61万,那时他们就不见得能考上了。
等到了1979年以后,高考那就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天下了,更没这些人多大事了,业余的怎么比得过专业的呢。
因此,在开头几年,在各所大学里出现了和阎解旷上大学时类似的现象,甚至更加夸张,大的更大,三十好几的都有不少,小的更小,十六七的也有——初中生直接参加高考。
这年春天,新生报到后,阎解旷和苏婉组了一个饭局,请来京读书的孙卫国、杨海虹还有郑桐和蒋碧云一起在东来顺涮了回羊肉。
孙卫国上了人大,蒋碧云是京师大,郑桐和杨海虹都考上了京大。
“兄弟姐妹们,缘分哪,时隔多年,我们又在京城相聚了,来,这第一杯酒,都满上,大伙一起干了。”阎解旷给每个人都倒了个满杯,然后一饮而尽,大家也都有样学样,将各自的杯中酒干了。
酒是阎解旷从空间取出来的茅台,这玩意他空间里还有几十瓶,说起来还是插队之前买的,差不多快有十年了。不过放进空间里的东西很长时间都是保持原样,不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倒算不上十年陈。他早就在自家四合院挖了个地窖,里面可是存了几百瓶酒,等再放个十几二十年,那又是个天价。
“来,大伙开吃。”苏婉招呼大家,把羊肉倒进翻滚的铜锅里。
郑桐夹起一片羊肉,一边蘸者酱料,一边叹道:“几年不见,苏婉都成了我们老师了,你说我这学华国历史的为啥还要学劳什子的英语啊?这不凭空比阎老三矮了一辈了。不行,我这可得敬苏老师一杯,到时候要是我英语不过关,苏老师可得手下留情啊!”
“留什么留,对你那更是要严格要求。能给6分的,只给59,是吧,媳妇。”
“嗯!听你的。”苏婉微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