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3)(1 / 1)
三日后,虽说昇元帝一声崇尚节俭,但他的身后事,还是操办得极为隆重。众臣毕集景福殿,宋福金因为后妃不预朝事的祖制,并没有到场。
景通三日之间仿佛瘦了一圈,因为发自内心的哀恸,使他看起来顿觉苍老了几岁。燕王景遂,到了这日,才总算赶了回来。
原本灵前即位的事情,是顺理成章的。燕王、鄂王等毫无异议,但是景通拒绝了众人的提议,说道:“父皇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的儿子其实是景遂,所以,大家应该遵循父皇的遗愿,拥戴景遂为帝!”
闻得此言,燕王李景遂眼光莫测,给父皇治丧,他为何晚到?此时他想必心知肚明!本来昇元帝派他出外,原是要他巡视军务。皇帝病重清醒时,早派人去追景遂了,吴廷绍提议追回做者,李景通不置可否。李宁安却已会意,派心腹先行追回了先皇使者,而后他本人再去通知景达。等李宁安到了卾王府,刘太监前后脚也到了。可景遂就这么晚了三天。
景遂此时连忙匍匐于地,叩头不止道:“陛下若此提议,是要陷臣弟于不仁不义、不孝不悌之境!皇上,万望收回此言!”
景通知道景遂言辞恳切,忙与他对面跪了,泣道:“三弟!父皇留下大好江山、德昌重宝,也曾说道可保大唐国数十年无虞,可……可为兄自知才德不逮,怕守不好先皇和义祖皇帝留下的好山河……三弟,看在你我兄弟的情份上,这担子,你就接了吧!”
景遂脸上涕泪交流,又怕失了体统,忙擦了擦眼泪道:“兄皇若真顾念小弟,不可再出此言!”
景通又看看跪在景遂旁边的景达,道:“四弟……有德不在长幼,要不你接了吧!”
景达道:“一母几个兄弟,大哥三哥都了解景达,雨师是个莽汉子,遇事打不定主意,所以有时候才相信鬼神之说……哥,你就别拿我说事了……”
宋福金在后宫昭和殿等消息,见迟迟没有进展,便吩咐刘太监道:“叫人吩咐周大人,催催。我听闻景通有意让老六从嘉与周大人偏房的长女定下娃娃亲,他们俩最亲不过,是个忘年交,一定管用。对了再叫上一位旁的大臣,别太惹眼了。”
刘太监忙递了个眼神给徒弟文小何,立时去了。
周宗带头将龙袍披上景通的后背,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下来,李景通继位的事算是定了下来。
光文肃武高皇帝入土为安,李景通坐上了唐国皇帝的宝座。由于景通人望不低,朝中支持景通的大臣,眼见主上即位,自己前程有望,个个欣喜异常。可是,近臣们却在登基大典后的第二天,就集体听闻了一个奇怪的消息:皇上不在宫里,只留下一纸手诏,上写四个字:“兄弟传国。”
听到这个消息,最紧张的当然不是外朝的大臣,而是后宫的宋福金和钟凝烟,因为只有她们最清楚,就在登基的那天夜里,景通确实已经离开唐宫。
一起出去的,还有李宁安和原齐王府的四十多个一等护卫。
恪守礼法的宋福金,望着刚刚装饰一新的大殿,轻轻叹了一口气:“烟儿,莫急。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等吧——嫁了这样‘多情’的夫婿,你的磨折还会很多,苦了你了,偏偏,伯玉还是个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