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书橱李二哥(1 / 5)
看似声势浩大的争论,最后颇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
赵官家没有贬谪任何官员,同样也没有特意去褒奖谁。
然而那几个侍郎虽然没有被贬谪,却也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到头。而李申之虽然没有被褒奖,却已经得到了最大的褒奖。
新科进士成为朝会的主角,这还不算殊荣吗?
就像某为毕业生在答辩会上,为专家们答疑解惑,没有比这个更加凡尔赛的了。
随着几位相公们的“附议”,一场争论暂时落下了帷幕。
接下来再无人提出反对意见,再有人发表言论,也不过是对无敌五策的实施细节展开了些许讨论。
讨论得气氛很友好。
比如说,有人问如何选拔军官的问题,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因为李申之的模块化练兵中包含了模块化军官训练。
其实也不能叫军官,应该叫基层军事指挥官更为贴切。他们并没有身份上和待遇上的特权,是作为预备军官,负责五十以下建制的常规军事动作指挥。
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班排长。
关于这一条,大部分人都没有兴趣,那些有着从军经历的人才会感兴趣。
李申之说道:“非战时紧急状态下,提拔军官之前必须集中培训,考核合格的方能提拔。”
宋人为何会鄙视军人,还不是因为那些贼配军们没文化,又野蛮吗。
想让军人有文化,还得靠读书。
既然新科进士们没人愿意上阵打仗,那就让会打仗的人去读书。
让军人读书,其难度无异于让文人去打仗。像岳飞这样自发地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武将,堪称凤毛麟角。
于是乎,李申之想到了这样一条硬杠杠,强迫武将们去读书。
其实读书也不复杂,无非是读一些开蒙的儒家经典,读一些基础的兵书罢了,并不要求他们如科举一般学得那么深入。
有教无类,把不知礼仪的蛮人教化成知书达礼的文明人,这不正是儒家圣人孔夫子一生所最求的理想吗?
这样的观点一抛出,李申之立马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再无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