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爷,为你而瘸,心甘情愿!(1 / 4)
“仙长这是要去北平?”
朱柏从朱棣也要造反的消息中恢复过来,方才意识到王凡要去北平的事。
心中又是羞愧又是不舍。
羞愧的是,自己刚刚听到王凡去北平“劝说”燕王造反这事时,只顾着高兴,却忘了他要冒着危险千里北上。
朱柏虽然贵为藩王,从小锦衣玉食,在物质层面上说,可以算得上碾压世上所有人。
可在情感上,身为老朱二十几个儿子之一,自己的母亲又被父亲赐死,天家的无情,造就了他外表柔顺,内在却无比刚烈的极端性格。
从荆州文武官在这次造反里不同表现就可看出来。
荆州文武一样受他的恩惠,甚至平日里朱柏对文官士族比武将们更显得亲切。
可真到事上,武将们为他甘愿赴死,文官们却犹犹豫豫,便是因为他的性格太过刚烈,刘知府曾私下醉酒评论过湘王:“小事见大义,大事显小情”。
说的就是湘王这人好则很好,不管是对人对事,都很上心,有古仁人之风。
但每临大事,总是喜欢走极端,太过显得没有城府,喜怒言于色,让人一下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种直爽火爆的性格十分符合武将们的脾气秉性,因此即便是自焚也有不少人愿意追随。
可对于信奉“中庸”之道的士族文官们,这种人则不是效忠的对象。
官场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何其多也,古往今来,哪一个能够在青史留名,建立一番伟业的人物没被这些风雨吹打过?
若是都如湘王这样,秉承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事理念,只怕一波风雨就被拍死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因此刚刚商师爷在劝谏时,拿勾践和刘邦举例子,便是想要规劝湘王。
文官士族们有这等想法,在他们的角度,甚至在大环境里来说并没有错,毕竟任何人在洪武朝那种高压统治下当过官,都得学会委曲求全,隐忍为先。
朱棣面对朱允炆,不也是示弱求饶的姿态么?
但朱柏就是朱柏,他自知自己的性格难成大事,却依旧不愿意去改。
少年时,在情感上有巨大的缺失,成年后,别人以诚待一尺,自己要还别人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