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隔墙有耳的藏经阁(2 / 3)
李洛一边看一眼汉文,就写出一句吐蕃文,写的娴熟而又端正美观。甚至,渐渐的,李洛竟然看一页汉文,就直接写出大段大段的吐蕃文。
智海把自己认识的少数吐蕃文字和李洛写的一一印证,发现全部都能对上。这说明他不是在乱写,而是真的在译写。
李洛每个字都写的端正清晰,可速度一点不慢,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写了数百字之多。
“好好,李施主果然年少才高。只是午膳已到,用过午膳再写不迟。”智海大师很满意的说道,心中对李洛的评价上了好几个台阶,此时对李洛已经深信不疑。
吐蕃文晦涩难学更甚汉文,加上吐蕃地处高原僻壤,高丽又从不与其往来,所以精通吐蕃文的高丽人极其稀少。如今蒙元举国信奉密宗,密宗势大,吐蕃高僧地位尊崇,八思巴更是贵为国师。这少年仅凭精通吐蕃文,就能博得大好前程。
想到这里,智海大师已经萌生提携之心。
李洛放下笔站起来拱手道:“那在下就先谢过贵寺斋饭。”
崔秀宁松了口气,这逃犯总算靠谱,竟然轻易过关了。金光献柳成明等人则心气难平,满脸都是不甘之色。
一行人用过素斋,李洛再次译写《大日经》,崔秀宁主动留下磨墨。智海大师专门指派几个小沙弥在禅茶室伺候。而金光献等人自然不会再观看,各自神色阴沉的回居士房歇息。
知客僧也给李洛和崔秀宁安排了两间居士房,崔秀宁的房间是在女客院。《大日经》数万字,分为十多卷,不是一天就能译写完的,李洛写的这么快,也需要好几天才行。
下午的时候,智海又亲自来到禅茶室看过一次,又再满意的离开。
晚上掌灯时分,李洛已经译写完两卷万余字。
“最多再用四天,就能搞定。”李洛放下笔说道,今天就到这了。
寺院晚斋饭的钟声响起,小沙弥恭敬无比的将素斋送到。两人吃完素斋,一个中年僧人进来说道:“李施主,寺主吩咐,藏经阁对李施主开放,施主晚间可去阅览经书。”
李洛道:“如此甚好,请大师替我谢过寺主。”
传灯寺的藏书颇丰,并且不光是佛教经书,儒家典籍珍本也很不少。因为高丽是释儒融合最好的国度,大儒往往精通佛学,高僧往往也是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