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韩非请教 吴驹补全水调歌头(1 / 4)
吴驹将对方引入室内,煮了一壶茶水,与韩非面对面坐下。
“这词的体裁……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和诗、赋有何区别?”韩非问出了自己第一个疑惑。
“有何区别……”
吴驹思索了一下,道:“词分上阙和下阙,而且词是和曲相匹配的,每一首词都有配套的曲调,导致用字比较严格,要分平仄、四声、阴阳等等……”
吴驹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倾囊相授。
韩非听完后愣了一下,旋即道:“想不到吴兄已经将词构思的如此完善了。”
吴驹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在心里默默向苏轼、柳永、辛弃疾等诸多词曲大家说抱歉。
“这词,比诗更丰富,辞藻更华丽,比赋更有韵律,实属难得。”
韩非赞叹不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虽未尚未完全理解这词的格式,但仅仅是以赋的形式理解这几句,也令人回味无穷!”
“我以为你身为荀师的弟子,对吟诗作赋一道会兴趣不大。”吴驹笑道。
韩非一愣,旋即苦笑:
“吴兄未免把家师想的太特立独行了!”
吴驹耸了耸肩。
他不是把荀子想的特立独行,而是把韩非想的特立独行。
毕竟荀子虽然思想有别于孔孟,偏向于法家,甚至因此被后世质疑他是否可以被归于儒家,但人家好歹以儒家自居,并且在儒家的主导地位依旧无可撼动。
他这俩徒弟倒好,一个韩非一个李斯,都是披着羊皮的狼,纯纯的法家。
“你对水调歌头很感兴趣吗?”吴驹问。
“这首词名叫水调歌头?”韩非反问。
吴驹点点头:“准确来说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者是词牌名,后者才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