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还是府衙附近的茶坊(1 / 3)
廖同知这几天有些上火。
章知州吧,人算是没事,却不能理事。上头竟然也没另委人,所有事情都堆到了他面前。
城外那位呢,你问,那便是惯例如何,往常如何,如今便如何。
现如今的广南路,能是惯例?能是往常?
好在他每次跑章府,要么是章家大少爷,要么是郭家二公子,事事有回应。
廖同知现在知足得很,他只求城外那位没有撒手不管。只要他上头还有人,他的职责便有限。
他四十多才授了官,二十多年辗转州县,好容易熬到了五品同知。族里年轻后生刚有两三个科举入仕,他若能无灾无难,这些后生仕途上的关键时期再拉扯一把,他们廖家也就算立住了。
廖同知的胆小怕事,一半是天性,另一半,是他刚入仕时任了两浙路的县官。这样的肥缺其实是他运道好,那两年,正是官家逐渐从先皇手里接过各路官员。
而原先江南西路转运使司在先皇手里一路提拔,到了这时候正正好留给如今的官家做钱袋子。待到这位转运使司人头落地,从上往下更是捋了一串串的人。
银库充实之余,让官家施恩的位置也十分宽裕。
当时的廖通知已四十余岁,人情事务不说通透,从那没停过的落地人头中,也能琢磨出几分味道。他从上任第一日起,便下定决心做个纯臣。
他们廖家,上无功勋皇亲下无世家底蕴,他这一代,安稳规矩为重。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广南路的种种他咂摸出建兴城的风向,却依然只求安身立命。
只不过,他这么想,衡州族里可未必。
廖家类似于衡州的何家,虽是寒门,却也耕地为主。廖同知的母亲早逝,父亲后娶了向氏。向氏家里做茶叶生意,颇有资产。
这位继母入门时廖同知已入了族学,相处不多,但日常一应用度,不说奢华,却比没母亲时候细心周到许多。
即便廖同知前面十多年连续考学,后又坐冷板凳等着授官,他和妻儿的一切开销,继母都安排得妥妥贴贴。
甚至后面二十多年他一路辗转各路小官,家里的钱银支持只多不少。
早年的体贴若是主母之职,那后面这二十年的支持便是见识心胸过人之处了。廖同知心里对继母向氏敬重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