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诗人、刺客和长安游侠(1 / 4)
一阵喧闹声,自长安大街平康坊的转角处,传了过来。
宽阔的大街上,熙攘的人群,先是安静了一阵,接着,所有人都如潮水一般,向转角处涌过去。
平康坊内,右侧的酒楼,五十个酒缸排在屋檐下,像是在等待什么,而右侧的红馆的艺人,那更是抢眼。
只见艺人们,有的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适着粉红,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一举一动都似在舞蹈。
有的长发黑亮,青丝随风舞动,发出清香,有的腰肢纤细,四肢纤长,有仙子般脱俗气质,有的一袭白衣委地,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还有的却以淡绿色衣裙覆着轻纱,把优美的身段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韩休、狄常青和索无名坐在一张茶桌上,对平康坊今天的热闹气氛感到十分奇怪,准确的说,韩休对几人为什么来这,感到一头雾水,而从地藏王赌场出来后,索无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言不发。
韩休是一副莫名其妙仿佛天塌下来的表情,狄常青对红馆艺人们的身段赞不绝口,索无名则心事重重,在旁人看来,这真是一副再奇怪不过的画面了。
狄常青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平康坊如此热闹过,酒楼把酒摆着屋檐下也就罢了,就连红馆的艺人们也都像疯了一般,我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场面。”
韩休打趣道:“你狄公子家世显赫,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朝中六部官员恐怕有一半人都在你家吃过饭,这种小场面也能让你好奇,真是奇怪。”
狄常青站起来,学众人伸长了脖子:“这有什么奇怪的,大场面年年有,而能让酒家和艺人们都疯狂的场面我是还第一次见,我倒要看看,谁在长安能有这么大的排场。”
这时,有人喊了一声:“来了来了。”
宽阔平康坊,蓦然安静下来,安静的只听见马蹄落在石砖上的那嗒嗒嗒的清脆。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只见一个头戴幞头,身着浅青色,圆领窄袖袍衫,脚蹬铜色胡靴,腰间挂着一把红色佩剑的青年,骑在一匹行走的很缓慢的马上。
马背上的他,低着头,摇摇晃晃,仿佛随时会从马背上跌下来般。
在那青年的身后,是八匹高大的银鞍白马,马鬃亮得像是雪一样,马上骑的是八个身材高大,似突厥人又似汉人,身着唐服的俊朗少年。
按理,若是在长安的突厥人,他们大都喜欢穿自己民族的衣服,但从这八个似突厥人又似汉人的俊朗少年,却身着汉人的衣服。
却众人猜测,他们的先祖当中,肯定有一方是汉人。
这不难理解,太宗灭突厥后,选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突厥首领任长安的禁卫军,而且全部担任将军、中郎将这样的职务,于是,突厥官吏遍布朝野,仅五品以上的的高官就有一百多人,长安城里的突厥人达到了几千家。
随着岁月流逝,当年的突厥人如今已经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了,说汉话,着唐装,只是长相上还略微有些胡人样子。
这其中,在长安最富盛名的突厥人后裔,恐怕是礼部尚书李仁俭了。
此人虽为李仁俭后裔,但却是当代集百家之所长的大儒,且敢于直谏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