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决定(1 / 3)
严父慈母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父亲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严格,这本没错,但是孩子年轻叛逆,岂能了解父亲的苦心?
时间长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就需要‘慈母’从中斡旋,但是长孙皇后的早亡,导致根本没人去调和父子之间的矛盾。
另外,长孙皇后的死对长孙无忌也有很大的影响。
实际上在长孙皇后生前一直想办法压制自己哥哥权势的发展,长孙无忌也因此被闲置了近十年。长孙皇后这么做为了不让长孙无忌的权势过于膨胀,导致长孙家族与李唐皇室之间发生权力冲突。作为长孙家的女儿和李唐的皇后,长孙皇后不希望任何一方遭受重大打击。
但是在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没了制约的长孙无忌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朝政,最终在唐太宗临终前为自己争到了唐高宗首席托孤大臣的位置。
而长孙无忌最后就是死于自己的权势过大。如果长孙皇后能多活几年的话,长孙无忌恐怕还要度过很长时间的限制生涯,或许也就能避免最后身死族灭的悲剧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长孙无忌掌权不掌权关系不大,最终还不是被高宗给玩死了。
事实上,长孙无忌掌权不掌权,对大唐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得从太宗李世民的托孤说起。
李世民临终前托孤于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并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显然,李世民担心有人离间长孙无忌与李治的关系,要褚遂良关键时刻主持公道,而长孙无忌是关陇门阀,褚遂良是南方士族,背景明显不同,所以,李世民托孤褚遂良的关键,是代表不同的势力,主持公道。但褚遂良没有守住立场,早早倒向了长孙无忌一边。
李世民虽然信任长孙无忌,但同时也防着他。
为了防止长孙无忌权势太大,李世民又选了一个托孤大臣——李绩。
李积不但是功臣元老,在军队中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托孤李积,是李世民在防备不测。
长孙无忌上台之后,嚣张跋扈,利用房遗爱谋反案,一举打掉了政治上的反对派,甚至仅是看不惯的大臣也被打击。李世民赞许李积、薛万彻、李道宗为当世三大名将,结果被长孙无忌打掉了两个。
而李积看出了其中的肯綮,一直低调慎微,将尚书左仆射之职早早辞掉,仅留了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身份,只听政,不发言。令长孙无忌抓不住把柄,无计可施。可以料定,如果李积公开与长孙无忌对着干,那么,他的战友薛万彻、李道宗就是前车之鉴。
长孙无忌把持朝政,非关陇门阀不用,使一大批官员黯然失意。
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废王立武。
李治宠爱武则天,想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废掉皇后,并不是李治一句话就能搞定的,还需要满朝文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