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李通资助(1 / 3)
十二月十日,太史慈得到刘基的指示后,随即开始着手处理安置流民的问题。
他先是按照刘基的要求,颁发告示告诉,表示会将弋阳郡内空置的田亩分给流民,并为他们登记造册,还会免除新入籍者今明两年的赋税。
流民们听说后,许多人都到官府入籍,十日内就有三万人被编户。
这些愿意入籍的人,大多是流民中情况相对好一点,身边有余粮或者有信心有能力依靠自己撑过这段艰难时光的人。
但是,除了这些人之外,更多的流民并不愿意入籍。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很多人并不相信官府。还有很多是知道自己就算分到田地,也穷得没有办法撑到明年秋收。还有很多人想要渡过淮河,逃到更安稳的淮南甚至江东去。
对于想要渡河的人,太史慈未加阻拦,毕竟淮河以南都是刘基的地盘,流民们跑过河对刘基来说只是左手倒右手的问题。
而且流民们如果跑到庐江和九江,刘基还更好处理一些,因为他在淮南的统治时间已经足够久,两三万流民并不能影响大局。
经过上述种种,弋阳郡境内的十余万流民就有三分之一暂时得到了安抚和处理。至少这一批刚刚获得土地的和渡河的人不太可能发动暴乱。
但是剩下的流民依旧有六七万之数,这些人给太史慈治理弋阳郡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为流民们得不到安置,弋阳郡内盗窃、抢劫的事情屡有发生,官吏们一边忙着安置流民,一边还要处理刑事案件,忙得不可开交。
太史慈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于是他擅自做出决定——开仓放粮!
太史慈下令各县邑,将府库中存余的五万石粮食悉数拿出来赈济灾民。
流民们一听说官府施粥,很多人不再想着犯罪,都到粥棚前排起长队。
但是开仓放粮估计只能应付两三个月,等到明年开春又该如何,太史慈实在不知道。
然而正是在这个困难的时刻,一个人的到来,为太史慈缓解了眼下的困境!
这日,太史慈正在新蔡处理流民入籍的公务,忽闻公署外有喧闹之声。
喧闹声搅得太史慈心烦意乱,他对屋内僚佐道:“你们去看看,是何人在外喧哗?”
官员们正欲出去察看,刚巧见一小吏快步进屋来报:
“府君,江夏人李通载着三万斛粟米前来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