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躺赚!(2 / 3)
批片和分账片的差别不仅在于引进的形式不同,制作量级上也有明显差异。分账以前都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大题材、大投资、名演员、拼特效。
买断片的来源大多是资金并不充裕的小国家独立制片厂,当然题材更多元,很多都是带有政治目的,作为宣传品上映。
早年五十万美金直接打包十部批片,跟捡的一样。
分账票房扣去税费,影院和院线拿走约40%,作为主发行方的中影或华夏拿走25%,最后买断方作为协助发行可获得30%左右。
只要有一部能卖出2000万元,分账后拿回30%,算下来稳赚不赔。
敢死队的成功让批片从蓝海变成红海,不少玩家跟风,最终才发现风险远大于看得见的收益。上映指标有限,砸在手里的项目越来越多。
现在这门生意从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不少片源公司不再满足于被买断,而是通过私下协议参与分成。
《爱乐之城》2.3亿元《刺客信条》1.5亿元《一条狗的使命》2亿元《你的名字》5.6亿元《血战钢锯岭》4.2亿元……
“五一档也有四部同时上映,《养家之人》《22年后的自白》《德鲁大叔》《命运之夜:天之杯》……”
“结果全军覆没,没一个赚钱的!”
“虽然没有成文规定,但国内的批片和分账片的数量一直维持1:1。”余胖子分析道:“16年开始这个默契被逐渐打破,票房狂飙猛进,无数买家跑马圈地,在资本泡沫被挤掉之后,江湖也开始重新洗牌。”
“当然还是以好莱坞为主,以英语为主,其次是岛国动画、印度、韩国犯罪,再次是其他小语种电影。去年五六十部中规中矩,没有出爆款。”
丁诚放下筷子,看瑶仔整理的资料,柯南一亿五,龙猫破两亿,算是两匹黑马。
岛国真人电影一直不景气,就算得奖无数的《小偷家族》才弄了9600万,已经算是票房最高纪录。
余胖子建议道:“去年印度引进十部,八部死的透透的,只有米叔两部赚钱,等他到了咱们一起弄个大场面宣传造势。”
丁诚点点头,其实米叔的作品大部分也是分成,只不过这次幻影车神不是投资方,加上跟自己的交情,买断不参与了。
其实不管任何国家的电影,只要体量足够大,在分账指标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该做分账尝试,难度在于如何让两大巨头认定影片的影响力和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