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财团组建(2 / 3)
九家公司,有大有小,分布在各个行业,一个行业只有一家,这九家公司将会是未来华商财团的核心公司。
伍弘毅并未出钱,而是单纯地拿华商银行的股权跟这些公司置换。
在夏禹离开伦敦不久,华商银行就完成了私有化进程,股权比例六四分,伍家占据六层,夏禹占据四层,华商银行的总股本一千万股。
而与其他公司置换的股票,则是属于华商银行的增发股票,这种模式有利于伍家和夏禹对华商银行的掌控,同时也更方便置换股权。
每一家要加入的公司,都要拿出价值高于华商银行拿出的股票的公司股权,无需付一分钱,这样才能不让伍家和夏禹吃亏。
举个例子,假设新增五十万股股票,那么华商银行总股本变成了一千零五十万股,伍家的股权比例就从60%降到了57.1%,夏禹的股权比例则从40%降到了38.09%,新股东占股4.76%。
原本这4.76%的股权是属于伍家和夏禹的,现在变成了新股东的,按道理新股东应该拿钱给伍家和夏禹,但是现在不需要给钱,只需要拿出股权置换。
拿出的股权置换之后就属于三个股东了,也就是还有一部分利益是属于新股东的。
所以新股东必须拿出价值高于华商银行4.76%的股权的对应公司的股票,如此才能够保证伍家和夏禹的利益不被侵犯。
之后第二家公司置换股权后,再增发新股票,原本三个股东的股权比例将再次下降。
如此下来,随着每置换一家个公司的股权,华商银行的总价值就会上浮一个档次。
而且每一家公司置换股权之后,条件就是流动资金走华商银行的账户,使得华商银行的资产不断上涨,价值也不停地上浮。
后面加入的公司要么拿出更多的股权出来,要么就选择少一点的华商银行的股权。
但是谁都知道华商财团一成立,华商银行的价值无量,所以拿出多少股权,是由伍家和夏禹说了算,不是后来者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九家公司置换下来,华商银行的总股本已经变成了一千二百一十万股,伍家的持股比例已经降到了49.58%,夏禹的持股比例则降到了33.05%,新增股票二百一十万股。
九家公司合计持有17.35%的股权,最多的一家也才不会超过3%。
并且随着后面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前面已经加入的公司如果要保证股权比例不降,需要经过伍家和夏禹同意,才能够再次拿出自己公司的股权置换,不接受任何资金购股申请。
华商银行可是未来华商财团的核心,股票的意义和价值早已不再局限于单纯地资产价值,除非伍家和夏禹傻了才会拿出去换钱。
在伍弘毅和夏禹之前的商议中,为了保证华商财团的控制权不会被外人夺走,保守起见,他们两方的股权加起来要在51%以上,最好在55%-60%之间。
现在已经置换出去了17.35%,还有22.65%至27.65%的空间存在,再吸纳十五家公司没问题。
两人早已商议好,华商财团初创时的核心公司,数量在二十多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