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亡之海(2 / 2)
这位大宝,学名程宝誉,一个如女孩子般文静气质的名字,却是粗犷不羁的大个胖男。这厮是我家人外,最重要的发小老铁了。由于他爸我爸一个单位,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初中高中一直一个班,和我一样没考上大学,又一起去当了兵,当兵又在一个连队。就连退伍回来安排工作都是在这个图书馆,如此猿粪也是世所罕见了。若不是我们都没什么特殊癖好,只怕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了。
大宝和我一样住在图书馆宿舍楼,就在我楼下的居室。他身强力壮,工作很勤快,在同事中风评非常好,而我就懒一些了。我就问他:“你在哪?是不是又出什么公差了?”
大宝没好气:“石老头昨天给了我个差事,一个老教授捐了一批书给馆里,让我今早过来拉回去,我可是冒着寒风,蹬着三轮车过来的,结果……你快点来看看就知道了。”
虽然有点不情愿,但我还是咬着牙起了床,开着我那半新不旧的皮卡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他说的地点。到了我一看差点没乐出声来,大大小小二十多个超大纸箱,满满装的都是书,再看看他蹬来的小三轮,怕是没十几趟运不回去。
这是省城大学附近一栋三层小楼房,看楼房式样有些年代感了。一楼客厅正中桌子上摆着一副遗像,照片是一位慈祥的白发老者,笑容看起来很和蔼。我问大宝:“这位老爷子是谁?”
大宝说:“他是省城大学的教授,叫张越之,前几天去世了,遗嘱把他的藏书一部分捐给了大学图书馆,一部分捐给了我们馆里,大学馆的书已经拉回去了,这些是我们的。”
我惊讶一声:“哦,原来是他!”张教授去世的消息前些天我在网上看新闻看到了,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者,考古专家,学问很深,著作成果非常多。没想到这儿就是他的家,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无儿无女,去世的时候85岁了,只怕亲人也没几个人了,把遗物悉数捐出,也确是符合大知识分子的作风。
当下我和大宝齐心协力,把书装车准备拉回,无奈书实在太多,估算着需要两次才能拉回。不过好在教授家离图书馆并不是很远,一来一回加装卸不到两个小时,等到第二趟把书装完,正准备开车离开的时候,大宝说了句,“再看一看吧,别有什么遗漏的。”
我想想也是,这样的鬼天气,实在是不想跑第三趟了。于是到二楼三楼都看了遍,没有漏下的书了。楼房后是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沿院墙摆着一圈盆栽,也挺雅致的,院子一角用砖头围了一个圈,里面堆着厚厚的灰烬,看来这里烧了很多东西。
我本来没有在意,以为这是有人在张教授去世后烧了点纸钱什么的,忽见灰烬堆一角露出了一个红色的一角,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拿根铁棍扒开来,只见是一本红皮封面的笔记本,看来这烧的不是纸钱。我拿起笔记本来,周围的一圈都烧的黑黄黑黄的了,不过并没有烧毁,可能是由于太厚没有烧透的缘故。
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面印着一行红色的大字“***语录: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是一本具有时代特色的笔记本,我一下子来了兴趣,正准备翻来看的时候,大宝在外面大喊我:“老林,好了没?都快十二点了,快点搞完请你吃饭。”
我答应了一声,随手把笔记本塞到衣袋跑了出去。回馆又是卸货,又是进行初步的整理,直忙了好几个小时。这本是大宝的工作,我帮着忙了大半天,他也请我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喝了个微醺才回到宿舍。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了,咬着牙洗了个冷水澡,温度已经是零度之下了,一个澡下来,差点没接上气来。这是我从当兵来的一个习惯,现在虽然还在坚持,但没了十七八岁时候的挥洒自如了。洗完后钻进被窝时,反倒觉得没有之前的寒意了。
我想起了白天的笔记本,打开来看,才发现这是一本日记本。日记是完全的个人隐私,虽然主人不在了,我觉得还是不能做偷摸窥探的下作之事。于是往床边一扔,准备明天再烧了。不想就这一扔,一张照片从日记本里掉了出来,我捡起来一看,不禁惊的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