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知己(1 / 3)
次日,邓源夹着那副未完的《渭水清风图》,敲开了归家的大门。
归庄来开的门,见了邓源,先低声道:“我姐在偏院。”
邓源也压低声音:“我是来拜访归老伯的。”
归庄给了他一个“我懂”的表情,然后回头喊了一声:“父亲,是后院的邓兄长来了。”
正房窗内传出一个声音:“请进。”
邓源便老实不客气地迈步进去。
走到院子中间的时候,用余光向偏院瞥了一眼,果然看到一个白衣身影在那边比比划划,想是归雨宁在练习观音大士的仪态,不由得轻笑一声。
进客厅前,邓源停了一下脚步,深吸了一口。
再迈步,看到了窗下仍在执笔沉思的归昌世。
这位被称为昆山三才子之一的诗人、书画家,身材如邓源预先设想的那般清瘦,身量不高,穿一袭半旧浅灰道袍。颌下留着几缕长须,头发随意地挽了个牛心髻,插着一根乌木簪子。虽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眼睛依旧很亮很有神。
邓源深深一躬:“归老伯好,晚生邓源有礼了。”
归昌世放下笔,笑道:“听雨宁提过你多次了,只是我一向疏懒,不曾拜会。”
邓源忙道:“原是该晚生先来拜见的。”
归昌世走过来,让邓源在窗边的凳子上坐了:“听庄儿说,你不光学问好,而且对诗画都有造诣?”
邓源心头又是一紧:“不敢说造诣,其实晚生自己是不会作画的,只是看过几幅古人画作,在归庄贤弟跟前信口雌黄罢了。”
归昌世“哦”了一声:“不作画,却有见地,也是难得。”又问:“作诗么?”
邓源心一横,大言不惭道:“也胡乱写过几首。”
归昌世道:“若有手稿,可拿来我看。”
这是提携晚辈之意,邓源谢了,又将手中的画轴双手递给归昌世:“这幅《渭水清风》,晚生先行奉还。”
归昌世双眉微皱:“怎么,不喜欢?”
邓源道:“画得极好,但依晚生拙见,似乎缺些东西,想请老伯补齐之后,晚生再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