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地革而四时成(2)(1 / 5)
今天是批阅学会入学终考试题的日子。
七大议员中,除了卢玉在外视察之外,其余六人皆在。
二十余位吏部经历官将总数二百七十三份试卷,誊写到新的绢纸上,以防有人以字迹作弊。
而后二百七十三份试卷,一一被送往六位大议员处。
本来除了徐光启之外,其余几个大议员没有什么必要来参加批阅,毕竟,科学学会是徐光启负责主持,其余人各有司职,公务繁多.但是王琦坚持第一次科学学会的最终卷批阅,要在几大议员的共同见证下完成。
毕竟,这一批入学的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与基础动力!
这些人,在王琦心中,比南京那些东林党重要百倍,比南方诸省的反对者,重要百倍,也比甘陕乱民重要百倍,他们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中的某个人,也许在未来会主导这个民族走向更昌盛的道路。
而七大议员,便是他们的领路人。
王琦,便是他们的领路人。
这一点,至关重要。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试卷不断地在几位大议员的手中传递着。
每个人的表情,都开始从最开始的轻松,变作严肃,而后凝重起来。
在下面负责誊写的官员,他们的面部表情亦然。
每个人的内心,在批阅卷纸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冲击。
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关系,每个人几乎都能说出一二来,但是二百余有志于此的考生,他们在有限的人生中,他们的思维思想还没有被四书五经所完全的固化,没有那些条条框框,他们所挥洒在笔端,洋溢在试卷上的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众人震撼。
“玄扈先生,看看这一份.”孙承宗面色凝重的将自己手中的卷子,递给徐光启。
“嗯?”
接过卷纸,徐光启低头看去,卷首题目:言作物增产之效。
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再往下看去,没有一般政论文的大段大段的前因后果及引经据典,而是直扑主题:用局部增温和有效施肥,以提升地力,使甘薯、玉米等作物得以普及之论证方案。
如何增产,以及实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