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以工代赈(2 / 3)
碰到火灾,一个个茅屋就跟火把一样,而且这种屋子,御寒的效果真不怎么样。
刘襄觉得,如果县城里面建一堆地窨子,实在是难看。所以就叫人打土胚建房子,黄泥加入打碎的茅草、秸秆,用模具脱胚,然后阴干即可。
盖房子的时候,直接用泥土勾缝垒砌,外面再抹一遍黄泥就行。这种屋子在后世,一直到八十年代都还有存留。
汉代也有土胚建筑,不过那是夯土技术,确实很坚固,就是人力物力消耗太大,建筑速度也极为缓慢,主要用来修筑城墙、宫殿、陵墓,平民百姓是用不起的。
方法教完,刘襄就不管了,他就是个嘴把式,汉代百姓比他的动手能力强多了。地基的沟槽怎么挖,墙体怎么垒,房梁怎么盖,屋顶怎么铺,用不着刘襄教,人家都会。
刘襄有过烧红砖的想法,但是来不及呀,没有时间建砖窑。北新城原有的火窑,都被刘襄征用了,正在改建,准备用来烧水泥、石灰和投石机的石弹。
刘襄更需要这些物资,红砖跟它们比起来,就是可有可无的了,等渡过难关再说吧。
昨天在刑场玩了一出发粮立信的戏码,也不知道是真有用,还是单纯被粮食吸引。
来县里应募的人特别多,四里八乡的灾民都在往县城聚集。
北新城的民怨未平,刘襄对这些人有顾虑,不放心招入军中,就全部招为民夫,送去各处干活了。
刘襄分辨不出哪些人被抢了,又被抢了多少,他也不知道应该退还多少钱粮,更没办法安抚这些人心中的愤懑。
可饥荒不等人,没饭吃,就得饿死。
算是以工代赈吧。
老弱妇孺管两餐,青壮每月额外再给五斗米。
估计之后几天,来的人会更多。
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啊,刘襄规划了一大堆工程,就怕劳力不够呢。
百姓忙忙碌碌,到处都是人群,城里彻底成了大型施工现场。刘襄重点关注了一下茅厕的问题,这么多人聚集,排泄物不好好处理,就等着瘟疫横行吧。
优先修建茅厕,专人监督胡乱排泄的问题,又建立了专门收集粪便,拉到城外沤肥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