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礼仪,彩礼习俗篇(1 / 1)
人生在世,与人交流总是避不开礼仪的,有礼的人,也总会多受些他人的喜欢。
在我最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那是就是家里人教什么你就学什么,像是尊重长辈,尊重老师,见人问好什么的。
初中后,我注重修身养性,每天观察反思自己。我越是观察就越是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欠着水平。于是,我不断的提醒自己改进,那时候的我觉得说脏话是恶心的,行为看起来并不温和,也是粗鲁失礼的。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变了,随着我对自己的要求越发苛刻,内心的宽容也变得愈发的少。那些我曾习以为常的人与事,都变得的碍眼起来。火车上乱窜的孩童,公车上各自大声说话的人们,我都觉得他们有点讨厌,内心想着:“难道这不妨碍他人的安静么?真是失礼。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想到这里,我立刻警觉了起来,于是开始换位思考,自问道:“那些吵闹的人也没觉得你的沉静很碍眼,为什么你要反而嫌弃他人呢?如果你觉得偏安静是有礼的,若是在他人的意识里喧闹才是有礼的,那么谁才是真的有礼呢?而且什么才是真正的礼呢?”
我思索一阵后,给了自己一些答案。首先别人未曾先嫌弃我,但我却挑他人的问题,我心境就落了下乘。然后我表情淡漠,行为沉静,也许,也影响了那些想要热闹的人的心情,这就是我的失礼了,因为并不是我所认为的礼才是礼。毫不夸张的说,是我自己傲慢了,把自认为是礼的东西当做了礼。
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礼呢?反正自以为是的礼并不是礼,或者说那只是属于你自己的礼。
真正的礼,应该是宽容的包容的,能促进人们相互理解从而避免矛盾的。像是皇帝甲邀请乞丐乙吃饭,乞丐不懂于是直接用手拿着,甲觉得他没礼貌于是驱赶他走了,难道这样就显得自己是有礼的么?如果是甲包容一切,理解乙从小风餐露宿所以才这样吃饭,于是保持有礼的态度,继续让他自由的吃饭,是不是这样才更好些呢?
想通这些后,我就仿佛又从初中回到了小学,周围的人只要不是太过我都并不在意,我慢慢学会欣赏他们,那些他们有但我没有的地方。心态变了之后,那些火车乱窜的孩子,我觉得他们很有活力,国家很有希望,地铁上各种人的聊天,让我了解了各种人的人生,听起来都很有意思。
从那以后,我便在保持基础礼仪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包容了,同时也放松了对自己的很多约束。可能之后,我也会在迂腐的人眼里,显得有些地方没什么规矩,不过我觉得只要我自己保持一些基础,他人有诚心建议的话就广纳善言,应该就差不多了吧。这个方式的弊端是,约束自己厉害得人,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旦是人放松自己,就容一直放松下去了,而且越来越变得就很容易出事了,上坡难,下坡却很快,把握住一个范围的度更难。
基础礼仪的学习可以看书,有条件的上个课。我个人是去图书馆看的各类礼仪常识的书,里面有接人待物,对他人的称谓,各个场合应该做什么很全面丰富。人要想做的合适,基本上是得先学会礼仪,然后约束自己到一定的程度,接着再根据现实情况逐步放松,调节自己过于苛刻的地方。若是你直接,就觉得自己已经把握住了最佳的行为范围,那几乎是自以为是,毕竟人总得要累积些经验的,无论是你模拟的场景还是你经历的,总要有些基础的。
说到礼,我不得不说彩礼。我记得看到过中国民俗文化里的婚嫁习俗,秦汉时期生活落魄的人,有买卖女儿的陋习,那种情况就是多要彩礼,少给或不给嫁妆,不然门当户对的都是商量好差不多的,是为了促进婚事,儿女幸福才有的这样的,而不是拆散新人,给孩子加压,所以硬是要钱的。
我个人也无法接受,人们像是讨债一样的在那结婚现场硬逼着要钱,我感觉这钱捐灾区感觉都比这好。本来找到对的人很难,如果好不容易找到互相喜欢的人,能走到结婚那步就挺不容易了,但最后如果因为这种愚蠢的行为导致矛盾发生了,那真的是要整改这些陋习了。
从上篇提到的主方向说,这样的礼节习俗质量太低,并没有促进大家更幸福。若是大家都互相公平的给孩子彩礼嫁妆,只是为了图个吉利,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生活,我觉着那样才是真正有质量的礼节与习俗。大方向总会演替的,有质量的代替没质量的,猛是要钱的那种,难结成婚,哪怕是结了,估计一但吵架就是旧事重提,离婚的概率也上升了。
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不贴近主方向的发展,会被演替淘汰了。礼仪,是为了人的生命更长久更有质量,而创建的规矩。即便人不理解他人,也会因为各自都比较有礼从而避免争吵争斗,便于文明与生命的长久。我观察到现在礼节方面的教育可能有些缺失,基础约束自身都没有,更别提根据现实情况调节放松了。所以,反省并修缮自己,做个具有基础礼仪的人吧,为了自己,也为了世界的总体正向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