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探牢文天祥(1 / 2)
诗曰:
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
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
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
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
我如一逆旅,久欲蹑屩行。闻师此妙廖,蘧庐复何情。
——文天祥《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
且说张弘范上奏忽必烈,南方叛乱须及时剿灭,并道出一条计策。
张弘范道:“如今我朝北方战事紧急,无法分出太多兵马南下,不妨用南人围剿叛乱,我闻福州张建新乃贪图小利之人,便可遣使者前去,许以福王之位,令其袭扰惠州、广州一带;再遣一使前去川蜀成都府,许宋祁以蜀王之位,命其袭扰靖州一带;北方再有余兵也可袭扰叛军北部,如此,东西夹击,贼人定自顾不暇,叛乱可平!”
忽必烈应允,随即下了两道圣旨,一道送往福州,一道送往川蜀。南方之事告一段落,忽必烈再商议东征倭国之事,伯颜以为,元人不善战,须待几年训练水兵,方可东征。
朝堂之上各抒己见,不觉议事已到正午,东征之事仍未商讨出结果,忽必烈只好将此事搁下,先行下朝。那张弘范自南征,功劳直逼伯颜,百官皆敬,但返回大都后身体不适,在朝堂之上站了一上午,顿觉腿酸脚软,便在大殿之上坐下休息,张弘正于一旁站立等候兄长。伯颜询问无事后,先离开了大殿。众人尽皆散去,旁边走过一人,来到张弘范身边,拱手作了一礼,道:“张元帅身体可好些了?”
张弘范抬头一见,乃是文天祥二弟文璧,名天球,字宋珍。张弘范笑道:“无妨,文大人近来也可好?”
文璧道:“蒙张元帅,在下有一请求,不知能否应允?”
张弘范笑道:“我知文大人所说何事,且等老夫休息片刻,与文大人一同前往。”
张弘张见二人如此述说,便也知道二人要前往何处,遂道:“兄长,我前去准备些酒食!”
张弘范点头,不住地咳嗽,文璧扶住,张弘正先离去,留张弘范与文璧二人在大殿门口停留。
却说这文璧是何人?前文说道,文天祥之父文仪所生儿子,长子文天祥,位居南宋丞相,南宋兵败被俘;次子文天球,便是文璧,位居泰安知府,南宋亡后,见已然没有效忠之人,又为保阂城百姓,遂归附元朝;三子文天麟,自南宋灭亡后,便无踪影,世人皆不知所踪;四子文天开,乃是养子。
这文璧自降了元朝,只见了文天祥一面,乃是忽必烈请文璧前去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只道:“惟忠惟孝,各行其志。”便是感激文璧,可为文氏宗族续后,自己则为宋室效忠。
这今日闻说南方有叛乱,忽想到兄长还在兵马司牢中,这兵马司指挥乃是张弘范,遂想要请求张弘范去牢中探望文天祥,这张弘范朝堂之上叱咤多年,早已料到文璧所言何事,于是便要与文璧一起前去见文天祥,欲借此机会再度劝降文天祥。
不多时,张弘正返回,张弘范与文璧起身,随张弘正一起,前去兵马司大牢之中,穿过层层监牢,走到尽头,一间还算宽敞的牢房之中,一个熟悉背影映入文璧眼帘,身穿牢服,仰头看着不大的窗户。文璧泪下,拱手道:“兄长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