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自以为强大(1 / 2)
小标题:当断则断,见机行事
太宰的职责原本是负责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用于辅佐国王治理国家,但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它的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下降很多,以至于停止使用。
在大秦帝国治下,太宰只是负责皇帝饮食和祭祀所用食物供奉的官员。
在九江国,它就是黥布的独特产物,总管九江王室事务,要见黥布大多需要通过太宰,除九江国的相国和大将外。
除去早朝,想见黥布就要经过太宰。
随何入九江国,第一日,首次见的是相国朱建,此人性廉刚直,行不苟合,一点不掺杂,知道汉使入九江的目的,待随何倒是很热情,不过仅次于诸侯之间的礼仪,没有一点过火的意思。
随何本想和相国朱建好好聊一下,借此人达到此行的目的,却发现朱建较为刚直,为人有口辩,费尽口舌,目的难达到,每次提要见见九江王,朱建便以他事糊弄,九江王之意已经很明显。
不过朱建见随何较为忠心兢业,便提示他欲见黥布,需先见太宰。
看着随何离去的车驾,叹息,“汉王麾下多此等之材,楚汉之争,未可知,大王,臣已尽职……愿吾王明察秋毫。”
第二日见太宰,时间过的飞快,直到夕阳西下,影子越来越长,依旧没能等到黥布接见的消息。
随何知道这次南下有一定的难度,但必须要见到黥布,见不着九江王,纵使有千万妙计也不得施展。
第三日,太宰直接不让谒者去迎接,摆明就是让随何知难而退,可随何完全没有感觉,依旧面色如常的入太宰府。
红日东升到艳阳高照,黥布依旧不召见,随何已经知道怎么回事,欲想说服黥布,见黥布是第一次。
随何便改变策略,大举为太宰惋惜,眼眶湿润,太宰不明所以,询问,随何的回答是为其富贵流逝惋惜,为其性命担忧。
太宰说随何危言耸听,随何说道,“王之所以不见何,必以楚为彊,以汉为弱,此臣之所以为使也,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邪,可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淮南市,以明大王倍汉而与楚亲近也。”
随何就给太宰一句话,让他随何见见九江王,说的对,那正好,对九江王有益处,说的不对,那就把吾随何等二十人全部咔嚓,一了百了,怎么看都是有利无害。
太宰为内主,相当于秦汉国的郎中令,做内主时间一长,眼睛就不由自主的向外主(相国看,他虽然不能胜任将军,但丞相他自认可以。
一个阉人赵高能中车府令到郎中令,再走向丞相,一个个成为大秦帝国的权臣,这位太宰相信自己也可以。
不仅自己相信,还相信黥布也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与九江国的相国相比,这位太宰更希望可以由内走向外,现在听随何之言,看来他这次向黥布递话或许能立下一功,思虑至此,太宰一大早便向王宫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