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浣熊成精啦(1 / 3)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从转井盖到彻底钻进去,不超过3秒钟的时间。
两个小萝莉看得目瞪口呆!
那么胖一个浣熊,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
就在这时,井盖居然还动了一下,原本边缘有一点搭在地面,露出个小缝,现在严丝合缝地重新合上了!
“我靠!”旁边有游客不禁爆了个粗口,“这浣熊成精了!”
“还会给盖好,这操作太骚了。”
“666666。”
浣熊的展区,除了有树、有灌木、有水池,一个喷头在地上向周围喷洒水雾降温,还有这样人工造物的井盖、垃圾桶、箱子。
这些都是给浣熊准备的藏匿之所,并非是真正的井和垃圾桶。
浣熊能轻易旋起来井盖,不是因为它力大无穷,而是井盖由塑料制成,涂装成了接近铁制井盖的青灰颜色。
放置这些东西,除了能作为遮蔽视线,减少浣熊压力藏匿所,让饲养员在里面藏食物做丰容,还可以让游客看到浣熊作为最适应城市生活的动物之一,是如何灵活钻井盖,钻垃圾桶的,方便引入关于浣熊入侵城市的教育内容。
让游客知道,浣熊看着滑稽好玩,其实在一些地区和国家城市中泛滥,引起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动物园展区的设计并非不能出现人工的建筑或者装饰,只不过要符合一定的情境,比如亚洲象展区中,出现有印度庙宇风格的建筑就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
此时,就有几名游客看着倾斜立着的展牌,若有所思!
不过这些讨论严肃保护话题的展牌都在超过1米5的高度,小朋友是不容易看到的。
十岁以下的小朋友没有形成分析推理抽象能力的概念,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
如果教授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热带雨林破坏、酸雨、臭氧层空洞、捕杀鲸鱼,反而容易让他们产生困惑和恐惧,对改变环境问题感到无助,引起对环保话题的自我封闭。
所以动物园里挂的低一些的展牌,都是配上了有趣的卡通图案,讲述动物的食性,一些有趣的特点,让小朋友能知道动物长什么样,吃什么,可爱好玩,产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喜爱就可以了。
保护教育是个漫长的水磨工夫,并非逛一次动物园就能毕业的速成班。
让孩子从小养成对野生动物和环境的友善观念,等长大后自然就会拥有关心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知道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不好,自己能做些什么。
比如拒绝野味,不要随意放生,不要买野生动物制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