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2 / 3)
他张昭是良臣,生逢乱世,却未能遇明君!
后来,他还见过几方势力,可无一不是有所仰仗,或颐指气使,或夸下海口。
言之凿凿者,不过是满篇荒唐,只为一己私利。
而,张昭此生,所愿无非不见饿殍遍野,不见尸骨成山。
天下大势,无非一个‘民’字。
张昭只求能有一方庇佑百姓之所。
可偏偏如此简单的一个诉求,却难如登天。
今朝这位名叫孙策的俊朗青年,入门之时没有道明身份,反而愿意与求学儒生一同在门外寒风中苦站。
竹简一书,虽字迹恶劣,这点墨勾勒,却是张子布的叹惋之言。
当对方表明来意之后,也没有半点强人所难的架势。
素闻礼贤下士,大抵就是如此了。
当然,这一来就拿出传国玉玺,还是忒吓人了些。
“主公,要不还是把玉玺收回去吧,此物涉及到天下大势,张昭年迈眼花,实在是难堪此重任啊。”
张子布当然不是傻子,这玩意可是个烫手山芋,一旦被人走漏风声,又会有多少人设计刺杀?
白展堂摆了摆手,“张公真是太见外了,这东西在我身上一天我都睡不踏实,我想了半天,总觉得得有一位德高望重又有功夫傍身的人拿着,最是信得过。张公当真是不二人选。”
按理来说,白展堂的这番话并不算高捧张昭,这德高望重四个字,他张昭是担得起的。
可,放在现下这个场景中,张昭怎么听怎么都觉得不对味儿啊!
“我张昭既然认了您为主公,主公您大可直呼我名,或叫我的字也可,张昭愿效犬马之劳。”
看着张子布在身前拱手,白展堂用并不高深的学问回道,“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往后我要跟张公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称您一句张公,不为过。张公您就将玉玺收好,代为保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