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节(3 / 3)
这个时代,组织更多的人向外殖民;组织军队开拓海外贸易,获取殖民地。
然后,从殖民地获取大量财富,运回本土。再在本土鼓励研究、发展科技,进行更多的开拓。
当然了,在这个时期的大明推行这样的政策,应该也会遭到很多的反对。
说到底,儒家发展到了这个时期,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虽然直接杀光他们并不合适,但是适当打击他们,还是很有必要的。
拉拢一些‘和自己利益一致’的群体?
王赫想了一下,看向了屋子外面。
那里应该有很多太监。在明朝,这个群体是君王天然的盟友。他们也有自身的利益,但在儒家文官极为强势的情况下,他们的利益和君王是高度一致的。
拉拢他们,然后把相应的工作交给他们,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明朝的其他皇帝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另外,‘分封制’似乎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这种制度的进步意义,本来就是‘把不属于国家的土地分给部下,然后让部下去打下来’;明朝有很多藩王,光拿钱,不干活---花一张世界地图,把各处的土地分封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自己出海去开拓?
有些藩王,已经养废了,未必会同意。但他们人数那么多,找到一些同意的应该不难。
另外,文官们应该仍旧会反对---那就把功劳比较大的文官也封一些,让他们也出海开辟领土?
文官中的大多数,应该都不会同意。但是,少数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应该不会介意多条出路。
还有,郑家似乎现在势力很大...把日本分封给他们?
在一定程度上,这应该是可行的。为自己打地盘,他们应该会愿意出力。
王赫这样想着,突然感觉到了一阵恍惚,失去了意识。
再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穿着一身官服,和其他许多官员一起站在大殿上,参拜龙椅上的皇帝。
一旁的太监正在宣读圣旨,内容大致是‘发行国债,利国利民’、‘用商税做抵押,国债信用卓著’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