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44章 师寰 ? 壹(上)(1 / 4)
周礼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人虽不如殷人那般尚武,但是戎事在大周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国人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兵器藏於库府,有戎事而后授兵,事后复还,名曰“授兵”。
镐京城内,太庙之前,周王师整齐肃列于逵道之上,旗帜林立,铠甲鲜明。
周王静一脸肃穆,在太庙中向列祖列宗、历代周王虔诚祷告,祈求他们在天之灵庇护大周,让此次抵御五路犯周的王师将士旗开得胜。
辞曰:“社稷不幸,四夷犯吾国之边境,夺吾民春耕之农时。余一人不肖,伏乞将士,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立誓献俘以告慰诸先王!”
接着,太卜、太祝占卜吉凶,先用龟甲,再用筮草,结果皆吉。周王静大喜,王师将士也是士气大振。
师寰和南仲昨晚驾快马战车前往南山,终于说服八百勇士,连夜重投王师,各造军籍名册,颁发军服铠甲,通宵达旦。
十四年一晃而过,师寰兜兜转转一大圈,终于得以再次回归周王师怀抱,感慨万千。想当年,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是虎贲师中冉冉升起的将星,本想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却不料国人暴动竟更早来到。
昔日虎贲战友大多不在,要么殁于王事,要么解甲归田,要么隐匿南山。时至如今,周王师中最精锐的部队,在自己眼中宛如残兵败将,不值一提。王师若要重振文武、成康、昭穆之时的雄风,任重而道远。
他犹自回忆过去,周王静已然来到眼前。面对这位年轻天子,师寰心有愧疚,当初自己镇守的镐京城南门不被叛军攻陷,国人暴动或许就胎死腹中。
紧随周王静身后者,乃是虢公长父。在梦中,师寰已经将这位老奸臣处决了数百次。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当初要不是虢公长父借“督军”之名公报私仇,他又如何能让南门陷落在仲丁之流的**手上?虎贲师又如何会蒙羞?自己又如何会颠沛流离十四载?
此役,太傅虢公并未带领周王师出征,而是回归封国固守,可师寰没想到,今日给他和手下八百名旧部授兵之人,却偏偏就是他。
“老贼倒是皮厚!”
师寰听到身边咬牙切齿的低声闷吼,不是旁人,正是南仲。
战车、战马,纛帜、旌旗,刀枪、戈矛,最后是兜鍪、铠甲。整个授兵过程,师寰恶狠狠地盯着虢公长父那阴鸷刻薄的面庞,不住忍耐,忍耐,再忍耐。
仪式结束,周王静与东征主帅召公虎依依惜别。
三通鼓响,老太保英姿勃发,振作精神,吼道:“出发!”
在他身后,数乘战车上诸副将站立,乃是大司马程伯休父、少师显父、少保皇父等人。师寰对他们毫无信心——程老将军虽颇通军事,但毕生败多胜少,难堪大任;而显父、皇父之流,也只能协调后勤,难以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