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40章 召公虎 ? 肆(上)(1 / 3)
转眼冬去春来,又春去冬来。
一年光景转瞬即逝,已是公元前824年,周王静第四年,冬。
一年间,天下河清海晏,倒也太平。上至周天子卿大夫,下至国人野人,也都落个清闲。算起来,这还是新王即位登基以后,第一次过上一整年太平无事、四夷不扰的日子。
关外,新任大宗伯王子友的使命完成得也很出色。曹伯苏没有食言,为了洗刷“弑君继位”的恶名,络绎不绝地往洛邑和镐京敬献贡物。至于其后的山东二国之行,除了鲁国新君对亡父的谥号略有微词外,倒也平淡无奇。
岁末,召公虎收获了难得的清闲,总算有空回一趟召邑封地休假。要知道,自从国人暴动后,他还从未如此惬意地回到采邑,十八年,他在镐京城整整提心吊胆了十八年。
偷得浮生半日闲。
不过,老太保操劳惯了,他的思绪始终还是牵挂着镐京,牵挂着他心心念念的少年天子——
对周王静而言,这几年主少国疑、担惊受怕的时日总算告一段落,手下公卿大夫大都忠心勤政、夙兴夜寐,自己反倒可以当起安逸君王,真正体会一把当天子的滋味。
只因准王后正在齐国服父丧,无法出嫁,天子年富力强,后宫空荡,略有无趣。尽管周王静掩饰不住他对沙场的渴望,但是找不到战端的他,只得把剩余的精力投向各种典礼、仪式上。
周王静十分好学,短短一年,便把周礼中所记载的各种祭祀都尝试了个遍——
年初,天子突然对井田之事来了兴致。于是颁布诏书道:“自余即位以来,大周连年干旱,求雨而不可得,颇为焦心。更有甚者,坊间传言王畿之旱乃是厉天子为祟之故。”
召公虎对此哭笑不得,只得劝慰:“市井流言,天子不可当真。臣有一法,或许可让天下止息此等言论。”
“如何为之?”
“臣查于古籍、事典,古代先王圣贤,于每年仲春之时,皆会举行‘籍礼’以祭祀神农,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然而自共王以来,田事渐废,‘籍礼’不兴。大周以农为本,大周连年之旱或许是忘本之故也。”
“籍礼?”周王静沉吟。
召公虎继续道:“此礼理当由大宗伯操持,天子主祭。陛下正可以借此良机,一可示天子籍田之诚心,二可平天子兄弟不和之误解,可谓一举两得。”
周王静拍手称道:“此策大妙!太保果能舒余之心。”
“天子圣明。”召公虎心里长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