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35章 芈芙 ? 叁(下)(1 / 5)
方兴继续说起人类造字的历史:“结绳记事也好,刻画符号也罢,显然太过复杂。直到轩辕黄帝统一天下,发明舟车、弓弩、锅甑、蚕桑,而他的大臣仓颉则发明了文字。仓颉随黄帝南方巡狩时,在‘羊马蹄印’中找到灵感,便用脚印代表野兽,用其他符号代替天下万物。
“于是乎,仓颉将天上星宿、地上山川、鸟兽虫鱼、草木器具,皆描摹绘写其形状,造出不同符号,把它们命名为‘字’。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良,夏人刻字于石鼓之上,便是石鼓文;殷商人把字刻在甲骨龟壳上作卜辞,有了甲骨文;而周人则把字刻在鼎铭之上,便是当今之金文。”
姜艾补充道:“传言说仓颉天生异象,长有重瞳,正是得到上天垂青,才让他把文字传入人间。据说仓颉造字之后,鬼神齐哭,只因人类可以用文字告御状,直达天听咧!”
“这听得瘆人……”芈芙抿了抿嘴,问方兴道,“这么说,这里的先民年代在黄帝之前?那他们是谁?”
方兴沉吟道:“按时间推测,很可能是灵山十巫出没的年代……”
顺着方兴的讲解,众人发现,壁画中人的样貌穿着与中原华夏人大为不同——他们在祭祀中戴着面具,体型矮小,身旁的鸟兽也不似中土风物。
“会不会是我楚国人的祖先?”芈芙弱弱问道。
“自然不是,”方兴莞尔,“你可知楚国祖先是谁?”
“是熊氏,叫熊绎。”芈芙挠头道。
“对,熊绎是熊氏先祖,那熊氏的祖先又是谁?”
“我在祭祀的时候听过,叫芈连,是我们芈姓的祖先。”
“对了,芈姓就是祝融八姓之一,”方兴微微一笑,“你们芈姓熊氏的元祖正是祝融,祝融祖先乃高辛氏颛顼大帝,而颛顼正是轩辕黄帝的孙子。”
“所以,我们也是黄帝子孙?楚国也与周朝人同宗?”芈芙倒是第一次听说。
“那是当然,只是你们历代楚君不愿承认罢了。”姜艾也觉得好笑。
这可谓触及芈芙知识盲区。自她懂事以来,楚族人都喜欢重复她曾祖“荆王”熊渠的名言——“我蛮夷也!”故而,芈芙一直认为,楚国人和华夏人乃是骨子里的天壤之别。
“那么说,”芈芙不敢直视方兴和姜艾,“壁画上这些人,和楚国也不同宗?”
“显然,他们和我们不是同一个种群。”方兴答道。
“那他们属于什么?”芈芙又问。
“这是我职方氏大夫的强项也,”方兴面露笑意,“我遍览浩若烟海的上古史料,读过许多前朝风土人情与历史风貌。故而得知早在三皇之时,中原之地便有三大种族。”
“哪三大种族?”三位女子都对这话题倍感兴趣。
“华夏、东夷、苗蛮,”方兴顿了顿,“三大部族在三皇之前便角力中原,后经五帝至虞夏商周,各朝、各国、各族之民人,无非这三大族群之后人。”
“那能从壁画中看出,这巫山的祖先,是其中哪一个族群么?”姜艾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