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序篇(1 / 4)
周王静八年,春正月,朔日。
春和景明,又是一年好时光。近两年来,大周内外,海清河晏,朝野上下,整肃焕然。可谓四海升平,生机盎然。
天还未亮,镐京城内早有众卿大夫齐聚王宫之中,在明堂内东西分列,肃立静候。
卯初,殿内外鼓乐齐鸣,群臣山呼“万年无疆”。只见周王静头戴珠玉冠冕,身着赤色朝服,迈步出屏风,端坐明堂正中,睥睨群臣,不怒而威。
众臣参拜完毕,班首转出百官之长、太宰尹吉甫,双手捧定治典,奉于玉陛之下。早有左右近臣接过,呈于周天子。
周王静览毕大喜,道:“太宰辛劳,今年之治典言端意备,颇得余一人心意。准!”
尹吉甫拜道:“谢天子!”
治典已定,自有少宰芮伯阜安排书匠将治典抄录副本,传谕各诸侯国与畿内采邑;又有太史着工匠将治典雕成石牌,悬挂在宫外象魏高阙之上,供国人观礼。此乃后事,略去不提。
明堂上,天子面带哀容,唤大宗伯出班。
王子友拜道:“禀天子,臣弟有唁报要奏。”
周王静点了点头,目光呆滞。
王子友道:“前夜丑时,大司空府传来噩耗,言大司空、王叔望卒于梦中,享年五又九岁;昨日未时,大司寇府亦有凶报,言大司寇、王叔昱寿终正寝,享年六又四岁。”
周王静闻言,悲声道:“天不假二位王叔之寿,余一人不甚其哀。父王厉天子仅此二位手足胞弟,今日殒没,乃宗族之痛也!”言罢,掩面抽泣起来。
群臣见天子悲戚,齐声道:“天子节哀。”
周王静缓了许久,点了点头:“大宗伯,传讣告于畿内各宗亲诸侯,待二位王叔停殡期满,会葬于周原。”
王子友领命,徐徐退下。
故人已逝,但卿大夫之职事不可偏废。于是天子敕诏于朝廷,宣布新任官员的人选。
九卿之首,依旧是尹吉甫领天官太宰一职。其后设少宰二人,官拜中大夫。二位少宰中,芮伯阜居左,他乃周厉王一朝贤臣芮伯良夫之子,在朝中颇有威望;祭伯俗居右,其乃穆王、昭王两朝元老祭公谋父曾孙,祭公谋父曾官拜太傅,随昭王南征殁于王事,亦是大周名臣。
地官乃大司徒,依旧由虞公余臣担任,掌大周之教典,教化天下。其后设小司徒二人,官拜中大夫。居左者,乃是布衣大夫仲山甫,他曾献专利淮夷之要策,使得大周近年来仓廪丰盈,脱离国人暴动的阴霾,颇有功绩;居右者,正是虢公长父举荐的毛伯歆,他乃大周开国元勋毛公遂之后人,略有贤名,此番由天子登庸入朝为官。
春官乃大宗伯,历来由大周王室宗亲担任,掌大周之礼典,以和天下邦国。王子友身为周王静同母胞弟,自是实至名归。其下设小宗伯二人,官拜中大夫,皆是新征辟的人选。
居左者,乃是荣伯升,其父便是厉王朝颇具争议的重臣荣夷公。荣夷公被公认为是国人暴动的导火索,但天子念荣国先祖为大周开国立下汗马功劳,不以荣夷公之眚而掩其族之大德。故而周王静力排众议,拔擢其为小宗伯。
另一位小宗伯人选,则更出乎众臣意料。此君非是旁人,正是昔日职方氏大夫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