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攻陷大都(1 / 1)
李文玲在岛上相夫教女之际,朱元璋军团在鄱阳湖水战击败陈友谅军团之后,又很快了消灭江浙的张士诚军团,为北伐灭元扫清了障碍。李文忠徐达等人正全力北伐,意图收复中原。蒙元政府入主中原之后,腐败多年,部队早已没有了当年战斗力。蒙古国师团做为皇宫的御用护卫团,当年几大国师在杭州被天女剑派击败,历代相传,一直心有余悸。后代国师根据前任国师们的描述和经验,对天女剑庄的剑法进行了研究,演练出一套落日刀法。刀法套路取自唐人古诗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刀锋起落,如孤烟落日,力道浑厚无比。国师团现任团长木力春自幼习此刀法,又力大无穷,江湖剑客潜入蒙古皇宫的都吃过他的苦头。因为他的刀法是为了对付天女剑派的牛郎织女剑而练,一直想找个天女剑派的剑客来验证一下战力如何。也曾化名去杭州天女剑派的剑庄挑战了几次,不过留在庄中的都是普通剑客。会使牛郎织女剑法的李文忠李文玲兄妹都不在杭州,并无机会接受挑战。此次木力春听闻李文忠夫妇也在徐达常遇春的大军之中,兴奋不已,终于有机会和天女剑派的顶级剑客决战。
李文忠在大军中为统军大将,身兼护卫元帅徐达和先锋常遇春之职。几十万大军已将大都围成了铁通,但元大都城高池深,存粮充足,居民也有百万。一时无法攻破,陷入僵局。木力春率国师团全力护卫皇宫,明军派出的刺客也全军覆没,无法得手。木力春见明军派出刺客,自己也可以使用这一招。他准备亲自行动,率国师团精英偷袭徐达营宅,若能得手,将会使明军群龙无首,为护卫大都立得头功。即使不能成功,也会逼使军中的李文忠夫妇使出天女剑派的顶级剑法和自己对抗,从而验证一下这套落日刀法能否取胜。
木力春行动迅速,早已精准定位了徐达的营宅,率国师团飞奔而来。幸而李文忠早有方便,一见徐达营宅火起,迅速带兵赶来。高手相见分外眼红,木力春正杀得兴起,李文忠飞剑杀来。二人来回格挡之间一下子已经使出十多招。木力春的落日刀法已力道见长,李文忠渐渐招架不住。天女剑的剑法已夫妻合练取胜,单打独斗并无优势。
张晓清见李文忠与木力春格斗渐渐体力不支,赶紧过来参战。夫妻合体使出牛郎织女剑法,干将莫邪剑合而为一,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力,木力春手中宝刀被断为两截。木力春大惊,自己手中的宝刀乃是大漠千年赤铁所锻造,销铁如泥。普通的刀剑碰之即断。和李文忠的干将宝剑独斗起来也好不占下峰。没想到天女剑法的这套牛郎织女剑是夫妻合练的剑法,正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么多年来还是天下无敌。木力春正吃惊之间,国师团已偷袭失败,只得败走。
经此一败,木力春的宝刀被毁,国师团已无力再战。便劝说皇帝赶紧撤离大都,失败只是迟早的事。蒙古皇帝见国师团已无力护卫,对方若有高手潜入皇宫,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趁着围攻还不算太紧,皇族和大臣赶紧撤离了大都往北方蒙古草原远遁而去。
蒙元守城大军见皇帝高官都已逃走,军心开始涣散,无心再战。徐达常发力继续猛攻,又经一个月有余,终于收复大都,落入异族之手一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新回归华夏。朱元璋听闻已攻破大都,率众将官在南京江边望北庆祝,烟花燃放三天三夜,举国欢腾。
回想自己起兵二十多年,遇陈友谅张士诚等枭雄,力战获胜,九死一生,终于获得北征讨元的资格,如今终于将蒙元赶出大都,收复了中原,真是华夏众生百姓的大幸。徐达等人在bj稍做修整,继续扩大作战范围,趁势收复了北方的大片国土,巩固了bj的边防。
大都之战徐达为李文忠张晓清夫妇申请首功,正是因为他们夫妻合力击败了蒙古国师团的团长木力春,才使蒙古人失去了固守到底的信心。其实他们并未考虑派刺客入功行刺,但木力春偷袭军营失败的打击太大,引起了蒙古国师团的恐慌。这才有了他们力劝皇帝逃走的举动,使大军攻城变得容易。
木力春等人护卫蒙古皇宫贵族逃走之后,自此一蹶不振,蒙古国师团逐渐淡出江湖。守护蒙古帝国百余年的蒙古国师团,随着蒙古帝国的瓦解而烟消云散。
徐达等人意图继续北伐,将蒙元皇族彻底消灭,无奈北伐大漠地域过于辽阔,北元政府一直是流动状态,几次大规模出兵均无功而返。便逐渐放弃了寻找北元政权的打算。北元政权也因属地越来越小,皇庭到处流浪,躲避明军的追击,已经无力对bj构成威胁。明军北方最大的威胁已经消除,工作的中心变成了经营收复的失地和休养生息。
中原地区收复和稳定之后,明军除了派出少许部队在北方继续寻找和防卫北元政权,开始重点考虑收复西南地区。天下已平蜀未平,川蜀之地因偏安一隅,一般要等中原地区收复和稳定之后才有精力收复。朱元璋派出傅友德率大军前往。傅友德乃陈友谅部战败后收编过来的旧将,得此机会说明朱元璋对自己的信任,立功的愿望自然无比强烈。王昭丽自任成都女王多年,江湖传闻其武功诡异无比,川蜀地区没有敌手。徐达等建议他带上李文忠张晓清夫妇。傅友德能得到他们夫妻二人相助,自然是信心倍增。李文忠夫妻自从鄱阳湖武林大会击败王昭丽之后,一直再难有机会和王昭丽过招。李文忠也是对王昭丽击败李文玲致其在陈友谅军中身败名裂而耿耿于怀,一直想寻找机会为李文玲报仇。
傅友德大军随即西征,一场新的大战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