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001】关于南北朝和读历史有什么启示的问题(代序)(2 / 2)
其实要吃出前朝的味道,不用舍近求远,真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睁开眼睛,用心体会,不要说前朝的味道,就是南北朝的味道也能闻到。因为酱缸比老汤更甚,都是千年起步。你看南北朝的事,好多是熟悉的味道。
比如说人家叫你提意见,你当真了,真的提了真的意见,结果如何?我告诉你,现在和15年前是一样的,15年前和现在也是一样的。
再比如干活越多犯错误的机会越多,你在前面拼死拼活,功劳再大,有人在领导耳边嘀嘀咕咕,你承受的压力和15年前也是一样的,而且你会发现,很多事嘀嘀咕咕只要一句话和几句话,但你想解释清楚,可能一万句也说不清。唯一庆幸的是,现在可能没有了被杀头的危险。
另一种熟悉更让人百感交集。汉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晋朝毕竟亡了,北魏居然还盲目崇拜汉文化,全盘汉化,然后呢,历史书上除了国名和一些人名让你感觉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他的居然跟汉民族一样,各种糟粕、迂腐、无耻,竟然学得八九不离十。比如,有一个特别喜欢提意见的大臣,同时也有料事如神的神通,皇帝一直很喜欢他,后来皇帝跟他讲,写历史一定要真实,有什么写什么,然后他也认真执行了,然后就被杀了,还被灭了族。我差一点认为北魏的胸襟超越了传统的中原文化,但最终还是不能避免堕入鼓励迎合的窠臼的宿命。
第四,看到的是“看不见的暗物质”。
既然是看不见的暗物质,按说是看不见的,之所以说看到,实际上是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一种是百姓的悲惨和痛苦。历史书上留下的,绝大部分是有名有姓的人物的事迹,老百姓的悲惨和痛苦不是说没有描述,但就一个个人来说,绝对是处于消失的状态,这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简单的两个字“屠城”,就概括了无数的悲惨事迹。“掳几万人还”五个字就隐藏了无数的痛苦事迹。还有更多的没有写一个字的,就仿佛是宇宙中的暗物质,一定存在,但是你看不见。
另一种是嗡嗡嗡的声音。三人成虎,积毁销骨,人言可畏,等等,说的就是这种。大多数的声源,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有的可能是“有人告发”、“或曰”这样的描述,但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一件事的做成,绝不是有一个振臂一呼的英雄就能成立,而往往要有抵抗、抵消嗡嗡嗡群体的戏码相匹配才算圆满。
其实,看到的还有很多,很多。挂一漏万,就在故事里慢慢体会吧。
三
读历史书,看过去的故事,到底有什么用,能不能得到什么启示,能不能避免重犯错误?
有用。可以消遣,可以警醒,可以感到幸运,可以作为谈资。
启示是有的,但不一定有用。前者相当于帮助你看到前面有一个坑,后者相当于你虽然看到了但你躲不开。简单举个例子,有人造你谣,或者给你上纲上线一下,你真的能说得清吗?你能让听你说话的人真的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吗?包括白天和黑夜,今天和明天。退一步讲,你真的能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吗?荷包蛋会煎吧,你能用一百字写下操作步骤,别人看了完全明白,照此操作就煎出一样的蛋吗?退两步讲,你真的会知道有人吹你的风吗?过去,一张八分钱的邮票能让你忙活半年,现在时代变了,也只不过是变成了一张八毛钱或一块二的邮票,甚至是免费的,因为有流量套餐花不完。
重犯错误是可以的,避免是美好的愿望。不说别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把船用铁链连起来,然后让人给烧了,就这样的事,你翻一下三国以后的历史,不知道有多少,就算罗贯中写成《三国演义》前的可以原谅,那写成并广泛传播之后的呢?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道理都懂,但谁脸上写着“贤臣”,谁脸上贴着“小人”?或者,你怎么知道今天这个行为是贤臣行为,明天那个行为是小人行为,谁来判别,谁说的是对的?这是实际操作中的难点。
都说悲剧才是最好的艺术。看多了历史书,就会有一种悲观,说得阳光一点,就是:太阳底下无新事。
所以,就算是为了了解艺术,也应该看一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