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一点小结(1 / 1)
桓玄是东晋时代最后一个想要取晋代之而未遂的军阀。相对于他的爹桓温,他往前进了一步,后来真的受禅当了皇帝,虽然当的时间不长——历史上被称为“伪楚”。
如前面所说到的,权力有时就像沾了水的肥皂,不是谁都能牢牢抓住的,司马元显就明显把握不住。在他的前面,有很多人把握不住,在他的后面,还会有很多人同样把握不住,所以,司马元显倒也不用为此感到羞耻,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英雄和奸雄都是少数。
相对而言,桓玄倒是不像司马元显那样明显抓不住,他好像还抓住了、抓牢了,但富贵有命,生死在天,最后他还是滑脱了。
人不仅只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而且也只能掌握能力范围内的权,这个道理对谁都很公平。
东晋的皇帝相对弱一点,就像赌场里来的一个老实人,总有人想凑上来抓一下那块大肥皂。
有的人抓了一会,又滑出手去,有的还会因此滑一跤,就此歇菜,比如王敦、苏峻、王恭、桓温、桓玄。也有的人是抓了一会,眼看抓不住,就主动还了回去,只是后来的结果也不太好,比如庾亮。
上面提到的这几个人的名字不熟悉不要紧,慢慢就熟悉了。东晋的历史基本上就是这几个人轮番上阵闹腾,皇权几乎就没多少喘息的机会,司马昌明那会可能是个机会,但他没把握住,得罪了妇女同志,自己还来不及洗漱就先睡了。
一开始我有点不明白,像王敦、桓温这两人,基本上可以把东晋的皇位用三个手指头拈过来了,为什么宁可拈不到也不肯直接拈过来,还有那么点扭扭捏捏的?王恭为什么那么喜欢“清君侧”?桓玄为什么那么喜欢装?
另外,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物,叫祖逖,这位同志我很对不起他,因为一直念错了,读成“狄”,实际不念这个音,应该念“替”。祖逖那么慷慨激昂,自愿领兵收复国土,为什么皇帝对他不冷不热的?
在刘裕之前,为什么那么多牛人、猛人想要上位而未遂?唯独到了刘裕这一轮,就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了?
这些问题的答案线索,就藏在东晋的这几次动乱中。
在刘裕之前的这几个人,苏峻是个流氓,只想一时痛快,没有想要弄个千秋大业,王恭也是个另类,只是想做权臣,找点成就感,而王敦、桓温、桓玄是真想要,这三个人看起来很像,桓温相当于王敦2,桓玄相当于桓温2,都是一路货色。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前面的人所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为刘裕的上场做准备。
纵观东晋历史,虽然皇帝都是姓司马的,但实际上一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唱罢来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