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法术芯片!(科普向,研究向,不喜可跳)(2 / 3)
196年,发明出光刻工艺。
1964年,摩尔定律提出,预测晶体管集成度每18个月增加1倍,集成电路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1971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
197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出现,不足5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
198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得到进一步提升,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了5万个晶体管。
***年,芯片中晶体管集成工艺达到1μm级别,即1cm。
1年,芯片中晶体管集成工艺达到1μm级别。
年,芯片中晶体管集成工艺达到9nm工艺,即9cm。
18年,芯片中晶体管集成工艺达到7nm工艺,集成的晶体管到达几十万亿之巨。
就这样,芯片一步步的变成科技最前端的产物。
芯片在地球上,算是一个无比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只有超级强大的财阀或者国家才能够支撑。
不说别的,光是制作芯片必须的仪器——光刻机,普遍价格就在1亿人民币上下,整套设备需要十多架次波音747才能运输完成。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光刻机,要想制作芯片,单单只有光刻机可不够,还需要数不清的仪器设备,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
在流水线之外,则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工作。
不投入一个天文数字的资金,芯片产业是不会有成果出现。
而成果出来,也不代表成功,因为制作出来的芯片,如果质量比最顶尖的芯片差,就无法拥有足够的市场。即便是便宜出售这种劣质芯片,且不说消费者是否买账,光是卖出多少才能收回成本,卖出多少才能获取资金研究下一代芯片,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一旦芯片技术落后,根本不是光靠几个人喊喊口号、努努力就能追赶上的。它需要数不尽的资金投入,不遗余力的支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等候,拼了命的数代技术的追赶,才可能见到一点成功的曙光。
这才是国之重器!
而现在,李察自然不是准备制作芯片。虽然他知道不少的知识,但是脱离当前世界的生产力,试图独自手搓出一条高精尖的芯片生产线来,这不是狂妄了,完全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