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鸟雀作战(2 / 2)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黄烟,烟叶成熟以后,从地里采摘下来,用绳子拴成串,一串串挂到烟楼子里面,抹黄泥封上烟楼子门口,地下烧起碳火,从下面管道导热进去慢慢熏烤烟叶。
十天以后,打开黄泥封堵的门口,里面的烟叶已经烤干烤黄了,村民们把烤好的烟叶送到烟站里换取现钱,攒起来买农具、盖新房、娶新娘。在农业经济时代,种黄烟是挣钱的好门路。
老孙头是个老光棍,年龄很大,常年住在烟楼子旁边的草屋里,平时什么农活都不干,只在夏天专门给各家各户熏烤收获来的烟草。
凭着多年烤烟的高超技术,老孙头烤出的烟草大多金黄一体,能卖出全乡最好的价钱,得到了村民的尊重,他则收取熏烤费,借以糊口生活。
老孙头当然喜欢给我们小孩子烧烤“偷摸”来粮食,烤熟以后要先分他一份,他则借机尝鲜。玉米、红薯要放到炭火旁边烤熟吃,花生、豆荚要送到炉子底下的炭灰里面焖熟吃,麦穗、高粱要捆成小把,放到炉子火焰上方燎熟吃。
每种作物都各有香味,玉米的软糯、豆粒的香脆、花生的鲜嫩、红薯的甘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烧烤粮食全都散发着新鲜的炭火的味道,是我迄今为止吃过的最香甜的食物,赛过现在最好吃的零食。
我们到来的时候,王二叔正准备出门,听到我们是来求教捕猎技巧的,顿时来了精神,就给我们详细传授了一些捕猎知识。俗话说,“大兽用坑、中兽用套、小兽用夹”,针对鸟兽的大小,有针对性设置三种不同的陷阱。
在大兽的必经之路上,陷坑捕猎讲求“做真”。在陷坑上面及周围设置伪装,尽量保持挖陷坑之前的原貌,有改变的地方也要做到逼真自然,使大兽通过时放松警惕,才容易落入陷坑里。
中兽要下套子捕猎,下套子花样繁多,简单套、翻身套、洞口套、拦河套各自不同,斑鸠用吊脚套、山鸡用挂脖套、野鸭用拦河套、野兔用悬绳套……
遇到狡猾的猎物就要设置复杂套、连环套,使猎物防不胜防;有时还要在套子旁边设置草窠、树枝障碍,仅留下套处的通道,使猎物走过时请君入瓮。猎物有时躲过了前方一个套子,一转弯、一跳跃一头钻进了旁边的连环套中。
王二叔将要出门干活,我们只详细学习捕猎鸟雀的扇夹制作技巧。
用细小的藤条编制成两个半圆形的扇面,扇面的底连接在一起,能够张开、合拢,像一个河蚌的两面壳,一面水平放置,另一面用一截树枝半撑起来,设置上踩踏的机关,机关上穿上菜虫或撒上谷粒,鸟雀啄食的时候,触动机关,树枝倒落,扇面因重力自由落下,就把鸟雀扣在扇夹里。
我们回到果园里,按照王二叔传授的方法,在田埂上采来细荆条,编制了扇夹的两个扇面,上面的扇面中间高高鼓起,像一个倒扣的大水瓢,合到一起以后,成为一个半球形笼子。我们支撑起扇夹的撑杆,安放好细绳牵连的机关,经过多次实验以后,终于能够灵活适用了。
将扇夹安放到远处的苹果树上,我们系上菜叶青虫做诱饵,陷阱就布置好了。
我们不时前去查看,自第一只“小榆眼”(学名戴菊,比榆树叶大一点,广泛生活在我国北方各地落网之后,陆续又有山麻雀、鸡冠鸟(学名戴胜鸟,头顶中间有鸡冠一样的羽毛、白头翁等鸟雀落网。
到了中午,我们清点收获,大大小小有十七八只,最大的竟然捕猎获了一只斑鸠。我们挑了体形最小的三只作为对付木匠蜂的“武器”,其他的鸟雀全部成了我和皮猴、柱子的午餐菜肴。
紧接着,我们就将三只鸟雀装进蝈蝈笼子里,吊到了木匠蜂洞口处的房梁上。这三只鸟雀在笼子里上串下跳,妄图从笼子里钻出来逃走,一刻也不停息。
不久后我就发现,有回巢的木匠蜂飞进草屋里,撞见了屋内的情景,吓得仓皇逃窜出来。自挂上鸟笼开始,鸟雀作战计划发挥了明显作用,草屋里再也没有看见木匠蜂的身影。
但是好景不长,三只鸟雀野性难训,依然不吃东西。在我掰开鸟喙,喂食了几次之后,到了第三天早上,三只鸟雀像三个无畏的勇士,为追求外面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不愿驯服,全部慷慨地死在了笼子里。
昆虫都是具有灵觉的,对于死亡的天敌往往能迅速感知,是因为气味还是第六感觉,不甚清楚,总之,没有了活的鸟雀在草屋里,木匠蜂很快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木匠蜂在洞口进进出出,对于洞口笼中死去的鸟雀却视若无睹。
我和皮猴、柱子也失去了扇夹捕猎的新鲜感,再者,怀有对鸟雀宁愿赴死、不愿驯服的壮烈情怀的尊重,我们撤下了扇夹,没有继续捕猎,鸟雀作战计划被迫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