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私聊(2 / 2)
“公孙善于谋划,随侯长在决断,两人相得益彰。”
“政事司权柄太大,恐怕不是长久之计。”魏平安政治经验丰富,马上就察觉出秦国这种官制的缺点,国君强则无事,若是国君能力稍微不足,恐怕很容易就被架空了。
不过在魏平安眼里,公孙起的权势越大,联姻的政治意义就越大,所以也不想对这个事情过多挑剔。
他也听得出来,公孙起这个参谋长理论上确实能够挑弄起东岭平阳的事情。
若是有见识高明的人,自然能够意识到,如果秦国行政体制改革成功,最终高潮肯定是随侯和公孙起还有一场精彩的龙争虎斗。
魏平安能看到的缺陷,随侯自然也能看见。但是秦国行政体系改革过程中,眼下最重要的是削弱各地封臣的权势。随侯自己也还是壮年,觉得能够掌控朝政,在他眼里,这套体系只是自己的传声筒而已。
在这套体系中,各地的旧封建势力,火力集中在对政事司的攻击,反而分散了对国君的压力。目前随侯和公孙起正是利益同盟,比穿同一条裤子还亲密。
秦国这种官制模式其实是一个大杂烩,如果比较另一个时空,更像是英国、日本的政治体系,但区别在于王权仍然有绝对的实力。如果比较明朝内阁或者清朝的御书房,就能明显看出区别,秦国的政事司权力远胜内阁大学士。
事实上,所有稳定的利益结构,都是社会现实演绎的结果,并不能通过所谓的先知先觉就能强行扭曲,在异时空受过正规唯物主义辩证法训练过的公孙起,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以他的能力,能够在各种势力中,强行捏起这么一套缝合怪也很不容易。
原来时空里的郡县制,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初动力,继承郡县制的汉朝几百年,依然无法从实质上撼动世家大族的超然地位。直到差不多一千年以后的隋唐时期,配合科举制度的实施,才总算是从根子上挖断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巨大影响力。
如果我们能从历史的高度看待各国的政体,就能够清晰的看到,如今欧美各国的政治环境仍然比较落后,和中国历史上世家大族的操控国事的情形很相似。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魏公,嬴趋晋之前,左庶长公孙有几句话,嘱咐私下里寻机和魏公探讨,此时此地无有他人,嬴便和魏公做个交代。”
“公孙参谋有什么言语?”魏平安一听是公孙氏的交代,知道必然是重要内容,不禁郑重起来。
“公孙说,姜氏暗弱,魏氏不日恐有效仿越伍之事,若真有此心,秦国必倾力来助。”
此言一出,魏平安脑袋嗡嗡直响。不是他没想过,而是现实中因为平阳的存在,所以时机不太成熟。
魏平安恍然大悟,这也深层的解释了秦使到来的目的:邀娶贵女只是借口而已,秦国谋划的是颠覆姜。而且连路线都帮魏氏规划好了,帮助魏氏收复平阳,再送回东岭,魏氏没有内忧,到时只需逼迫姜叔夷仿效三朝旧事,禅让就可以。
但这话非常不好接。
魏平安自然不会愚蠢的说出自己确有此心,只是顾虑平阳。于是说:“本相乃晋国忠臣,世受晋侯之恩,此话秦使勿要再提。”
屠嬴听在耳中喜在心里,魏平安非但没有吆喝棍棒驱逐自己,还语气平和,是什么心思自然不用再说就心知肚明,嘴上就说:“屠嬴唐突,魏公恕罪。”
“自我罪我,其惟春秋。”魏平安装模做样的感慨一句。
“难怪公孙曾说,凡口有大言而面无惭色者,其性必奸苟。”屠嬴嘴上不说,心里都快要笑破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