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火中取栗(三)(2 / 3)
为了小田原攻略,秀吉不仅动员了二十二万大军,还同时命令水军攻击伊豆半岛的伊豆水军据点,另外又往相模湾配备水军,从海上对小田原城进行包围。
与此相对的,北条军将散落在领内支城中所有的士兵都计算进去,只有大约五万六千人。其中有像刚才所说的已被攻落的山中城那样,一座城中有四千甚至五千的守兵,而就算再小的支城,至少也有七百人。
秀吉一方面包围小田原城,另一方面将领内的支城各个击破。
小支城中,大多包围了一天都不到,就开城投降。不过,松井田城、韮山城、钵形城、岩付城、忍城这五座城都顶住了比较长时间,目前尚未落城。
在高务实的插手下,历史的插曲就出现在了这一时刻,具体来说则是发生在忍城。
忍城事实上并不算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它是由许多散落在沼泽、湖泊中的几个小岛构建成的天然要塞。
小岛与小岛之间架桥连接,但有的岛之间并没有架桥,只能通过其它的小岛才能到达,这就构成了这座城市错综复杂的地形。而忍城的地形注定了这座城市就算被围也不用担心食物和水源,因为湖泊沼泽中长满大面积的荷花,如今这个时节就恰好可以吃莲藕,湖泊中的鱼类资源也极为丰富,这就足以保证这座城市自给自足。
不过忍城的问题也很大,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兵力也极其微弱。忍城进行笼城的时候,附近的老百姓都进城避难,可即便如此,几个岛屿要塞加起来总计也只有37余人,不到四千之众,其中约有8成的人员都加入到战斗中,当然大部分主要是进行城防辅助,算不算正规参战不好说。
在排除当地百姓之后,忍城的实际兵力大约为武士8人上下,普通士兵4人上下。而一开始攻击忍城的丰臣军兵力高达2万多人,后期最高峰更是增加到4万多人,全军总大将正是本书之前提到过多次的石田三成。
虽然石田三成深受丰臣秀吉信赖,麾下兵力也碾压忍城之兵,不过在攻击中,石田三成率领的军队始终没能攻破忍城的任何一座前线守备口。
其实倒也不是石田三成不懂指挥,或者是将士畏敌,实在是负责守卫忍城的总大将太勇猛了,只要石田三成进攻,忍城总大将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加上一票虽然年纪大但经验丰富的武士帮忙,石田三成左攻右打,都只能无功而返。
石田三成率领军队猛攻七天,但都无功而返,丰臣秀吉得知后,命令石田三成使用水攻。
这个命令让石田三成目瞪口呆,因为忍城本来就是湖中岛屿联合形成的要塞之城,这种地形就已经决定水攻不会有任何效果,但无奈丰臣秀吉坚持要求使用水攻,还表示自己将在水攻那天率领其他将领前来观战。
奉行派的特点就是自己没有多大的实力,全靠家主赋予权力,因此石田三成根本不可能违背丰臣秀吉的命令。无奈之下的石田三成只好到处找人筑堤,七天后这条长达28公里,高9米,宽7米的堤坝正式竣工。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前来筑堤的人当中,就有忍城守军混进来的人员,他们在筑堤工程中在一些关键位置上动了手脚。而此时忍城因为水位上涨,丰臣军无法进攻。
忍城的守军甚至趁机各找乐子。忍城总大将甚至在城中举办宴会,让在远处山头观望的丰臣军不由惊怒交加,然后又感叹连连。
而水位的不断上涨也冲击着堤坝,在本身就有漏洞的情况下,这座堤坝自然而然地决堤了。石田三成因为在筑坝之时就有所防备,因此其率领的军队人员伤亡并不严重,但无论如何,其士气已经极为低落。
问题来了,为什么久经沙场的丰臣秀吉会强迫石田三成对忍城使用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