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朝归倭附(二)艰难决定(2 / 3)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追击车轮战,目的除了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之外,再就是对敌军造成恐慌——后军不断被敌军骑兵收割,一轮一轮又一轮,前军中军就算再怎么意志坚定,迟早也会士气崩溃。
这种打法算是蒙古骑兵追击战的辽东化版本,主要是多出了强行冲阵这一项,因为蒙古骑兵的绞杀不到最后不会冲阵,往往前头无数波次都只是射箭。
之所以辽东骑兵会选择加入冲阵这一项,自然是因为李家的家丁骑兵装备精良,以往面对的对手不管是女真各部还是蒙古骑兵,在防御性装备上都比不得他们,冲阵的优势非常明显。
现在面对日军呢?其实也差不多,同样是占据优势的。
日军除了武士之外,寻常士卒经常无甲,即便有也多半只是竹甲,甚至是无臂竹甲,根本当不得辽东骑兵强杀。不过日军与女真、蒙古还是颇有不同,主要差别就是日军拥有铁炮队,也就是火绳枪队。
这种拥有火枪的军队是可以对辽东骑兵造成威胁的,虽然日本铁炮的射击装填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明军,但再怎么说,也至少可以在辽东骑兵冲杀至跟前之前打出一轮齐射。
一轮齐射也是能造成一些杀伤的,如果面对的是以往很多年里那种因为人口极大劣势而不肯多死人的蒙古骑兵,其实这样的杀伤威胁已经有可能使蒙古骑兵主动放弃正面冲阵。
不过,对于明军骑兵而言,尤其是精锐的李家军家丁骑兵而言,这就不算事了。
首先防御装备的优势摆在这儿,半具装骑兵面对此时的铅丸子弹还是有不错的防护效力的,如果命中的部位比较“正”,甚至可能只是造成冲击伤害,而不是贯穿伤害,绝大多数不致命。偶尔打得不那么“正”的,又由于那位置大概率不是要害,也同样不致死。
当然,如果运气特别差,打中了眼珠、咽喉之类位置,这多半就没法活命了,但……概率显然很低。
其次便是抚恤金优势,大明的军制自从开始由家丁充当实际主力,不光军饷待遇三六九等现象很严重,抚恤金的三六九等照样悬殊巨大。
与因为待遇和抚恤都很低下的卫所兵面临战场形势稍微劣势就想逃跑不同,家丁们的作战意志还是比较坚定的。
他们立功有重赏,战死伤残有厚恤,相当于赌博的时候赢了归你,输了庄家免单,这显然就让很多人不怕牺牲了。
毕竟是封建帝制时代,人命本来就是有价格的,当价格足够高时,有的是人愿意出卖自己的生命安全来换取他认为更重要的东西,如一家老幼数十年的安逸。何况上面已经说了,装备优势大的时候,训练有素的军士真要战死其实也挺难的。
正是因为知道己方的优势所在,李如梅此番动作非常快,第二天就追上了日军主力的尾巴。
其实真要说起来,李如梅刚刚得到南下追击日军的命令时,就并不担心与日军爆发决战。他认为这件事分两种情况,一是他是否愿意决战,二是决战是否能取胜。
是否愿意决战,这个主动权并不在日军手里。日军组成复杂,就平时来说,其机动力比较一般,唯一的优点是这个时代的日本士兵比较能吃苦,能咬牙坚持较长时间急行军。
然而即便如此,日军也不可能逼着李如梅这近三万骑兵决战。李如梅若是愿意,这决战可以打,若是不愿意,那就一定打不起来。
是否能够取胜,这一条是李如梅不愿意与日军决战的主因。他觉得单以他这约三万骑兵就去与日军决战,实在有点胜负难断。
原因并不复杂,这支骑兵没有火炮,单靠骑兵本身,恐怕不足以形成“三万反杀九万”这样的优势。
原先明军战胜日军的两大法宝就是火炮与铁骑,火枪虽然也有优势,但至少没到“人无我有”这样的程度。现在瘸了条腿,再想一打三显然就没那么大的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