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世子(1 / 2)
渤海都城上京,另号龙泉府。史载其城仿长安而建,除了主要接道,也有里坊和商业交易活动。渤海国的建立者,是大武艺与大门艺的父亲大祚荣。高句丽灭国后,唐王朝为防止高句丽遗民复辟,并有效控制东北地区,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
其中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率其部众迁居到当时唐朝卢龙节度使治下的营州,并依附于唐朝。大祚荣便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期间他们同唐人接触,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公元六九六年,营州境内的契丹人动乱,史称“营州之乱“。大祚荣父子与另一靺鞨酋长乞四比羽,在这次兵乱中被逼率部东渡辽水,踏上了逃还故乡的道路。唐军平叛后征讨大祚荣,于天门岭中伏大败。
公元六九八年,大祚荣于东牟山筑城定都,次年自立为靺鞨国王,是为渤海。渤海建立之初,四周强敌林立,遂奉行灵活、多变的斡旋外交,在夹缝中左右逢源。数年之间,势力大增,但国内关于亲唐还是仇唐,已形成不同派别,埋下了祸端。
洪毅驻足于上京城外,眼望这高大城楼。虽不及北苍,却比勃利伟岸繁华许多。心叹历史洪流之中,勇于吸收先进文化者,总能优于固步自封。同时也对中华文明的优越性,更多了一番信心。
洪毅的撤离计划,经过团队的反复完善,进行的过于顺利。每个潜入者联系两三户熟识的人家,不动声色的汇集于沿海的庆州,再由小船驳至大船,先行去往虞娄部落脚。
初期安排的扶余降众,本就是社会底层,家中无财,两手空空,又无人关注,是以两三日便完成了撤退。事情的超前发展,也降低了众人的警惕之心,这虎口夺食,不过尔尔。
哪知轮到撤离大门艺的亲兵家眷时,便遇到了麻烦。这些士兵都是粟末靺鞨人,普通士卒还好说,中高级军官家庭那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是有些家业的,舍不得就此离去,另有家庭中,还有其他成员就职官府的,在得知真相后,更是非常抵触。
不过一两日,这上京城中,便隐隐传出了大门艺假降的传言,令李晟恩与高承心惊不已。
洪毅安排高承率领着扶余人先回北苍,自己则是不顾众人反对,同长镇按耐不住的赶往了渤海。这撤离计划,重中之重,还是在于将大门艺的妻小迎至北苍。如今风声愈紧,怎能令人心安。
艳阳高照,依旧挡不住寒风凛凛。洪毅紧了紧身上的皮氅,长镇又为洪毅的鹿皮靴中理了些乌拉草。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乌拉草其叶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充填在靴中,即能取暖,还可护脚,消除异味。
如今这大团圆计划,已近尾声,除了十几户不愿离去的粟末靺鞨的人家,便只有大门艺的亲王府了。兹事体大,洪毅决定亲自坐镇,无论怎样都要让大门艺再无后顾之忧。
入得城后,特战队员化整为零,散在四周。洪毅与长镇找了个小店,点了几样吃食,边观察边盘算。城内主要布局,早在计划之初,便有详细地图。只是大门艺的府邸临近宫城,戒备要比其他地方森严的多。加之大门艺被俘,王府中没了男主人,更是大门紧闭,让人不知怎样传进消息。
本来若是先撤离大门艺的家人,这些苦恼便都不会存在。奈何此次行动涉及人数众多,一旦王府生变,恐会累及他人,影响全盘。如今看来,洪毅也有些懊悔,早知有些人不愿离去,当初就不该热脸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