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避暑方式花样百出之一古人的纳凉意境(1 / 2)
避暑方式花样百出之一古人的纳凉意境
三伏脚步渐近,酷暑将至。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我们都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避风港,让心灵得以安放,让身体得到舒缓。就像夏日的绿荫下,享受清凉的感觉。
高温频现,天气越来越热,一年一度的“苦夏”来了,如何避暑呢?
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现在的城里人避暑方式花样百出。
山村人有优越性,歇凉是庄稼人最惬意的消遣和娱乐。
我喜欢在山里寻幽,自然深处自度清凉。
先说古人的避暑方式,在唐诗宋词可以发现一些倪端。
盛夏里,坐在草棚下,倚着庭荫槐树,捧一本书,徜徉在隽永的唐诗宋词里,品味这些传诵千年的诗句,感受古人的夏日遗风,书中自有清爽和宁静,别有一番情趣。
看到一则古代的记载,颇为有趣,清代tlf的县官需要泡在大水缸里才能正常办公,老百姓在地窖里避避暑。
古人没有空调,只能采取这样的笨办法。
但是从古人留下的诗词里面可以看出,古人的避暑也是有诗情画意的。
最典型最直接的首推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公元1169年夏天,42岁的杨万里回家乡闲居了一段时间。诗的开篇下笔平淡直白,诗人交代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夏夜”点明了时间,天热得如正午一般,“追凉”就是寻觅凉爽的意思。从简单的诗题中,我们自然想到,诗人夏夜寻觅清凉,心情恬适……
天太热了,难以入睡,推开门出来,在月光下站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