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商道(2 / 3)
商人的始祖名为“契”,号玄鸟之子。
早在夏朝中期时,玄鸟子契的孙子相土就已经驯服了马,其后子契的六世孙王亥又驯服了牛——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了。
王亥不仅将牛用于农业耕作,还发明了牛车,用牛拉着货物去外部落进行贸易,外部落的人称“商部落”的人为“商人”。
这便是“商人”一词的由来了,商人很喜欢贸易,后世的历朝历代,之所以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就是因为他们。
喜欢做贸易,自然就会非常注重于道路的修整,毕竟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成本降低,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
因此,即使是在外服地区,也很快便找到了通向崇城方向的大路。
所谓“大路”,就是能用来通行马车、牛车的、平整宽阔的路,这样的路才适合用来运输大量货物,适合用来行商。
而能够用来行商的路,自然也能够用来行军,因此从统治的角度来看,这种修建道路的投入,怎么都不会亏。
这是余文及的看法。
类似于“秦直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一次出动了全营三千人那,但他们要做的事却只是押运,也就是给粮食运输提供安全保障。
至于运输粮食时推车驱马、肩挑担抬的工作,那是由民夫负责的,当然现在队伍里都是士兵,没有民夫,运粮的民夫由“北伯侯”提供,现在正在崇城等着。
提供民夫,也是诸侯的战争义务之一。
等民夫将粮从崇城运到北海营地之后,再给予口粮打发他们自己回去就行了——这就是战争中有一个稳固大后方的好处,让你在补给和后勤上省了不知多少功夫。
……
……
一行三千将士,晓行夜宿,在路之上非止一日,这一日,探马来报,崇城已在前方不远处,只有不到一程的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