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救或不救选择题(2 / 6)
“做为医生,面对病人却选择见死不救,任其死亡,这个怎么也说不过去呀,治病救人本来就是我们的天职,否则要我们医生干嘛?”
高海士一听就急了:
“救不救人也要分情况的呀,在有能力救的时候不救,那是缺少医德,但现在这个病人明显就处于病危状态,能不能救活两说,而且咱们这样的条件怎么手术呢?”
一时间,帐篷里议论声一片,身后的小医生们明显就分成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可以试着抢救一下,大不了拉回弗里敦的友谊医院,反正陈院长无所不能。
另外一派则认为抢救也要适可而止,何况病人根本拿不出钱来,到时医药费算谁的?
另外还有一种意见更残忍一些,认为应该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让给更需要的人,这么一位非洲老头已经失去了抢救价值。
陈棋坐在那儿,不知不觉就想到了早几年引发全国的一场大讨论。
事情发生在1982年夏天,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24岁的大学生张华在逛街的时候,碰到了69岁的掏粪工魏志德在工作时被粪坑里的有毒气体熏晕,跌入了三米多深的粪池里。
为了抢救魏志德,张华同学义无反顾地跳出了粪池救人。
但最终因为吸入太多粪坑内的毒气,最终牺牲,没有抢救回来。
张华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张华为了救一个掏粪老农,死得不值,毕竟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而且是在那个大学生十分稀缺的年代。
《文汇报》就收到一位大学生的来信,信中说:
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为国家创造大于本身价值的价值,而不是去换取一个69岁老农的生命。拿了金子去换取等量的石子,总是不合算的。
然后开始了轰动全国的大讨论,报纸上、杂志上,甚至电视台都在讨论张华抢老农民牺牲到底值不值得?
两种不同的观点开始了激烈的碰撞。
如果从?命的?度去看的话。
?年?和?年?的命都是命,没有?低贵贱之分。所以?年?值得为救???丧命。
如果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说。
?年?对社会的贡献的时间更?,?且有可能更重要?些,并且年轻?对于社会的索取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