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零四(1 / 1)
叶可馨给风正豪和李姓司机都沏了杯绿茶,风正豪盯着茶杯的茶叶随着沸水的冲击升降、旋转,他摸了摸杯壁,等待着叶可馨的回应。
“这是唐牧之个人的决定之一,包括后续暂住房的建设和分配,都是这次合作的必定要求。”叶可馨澹定地解释道。
风正豪点点头:“原因呢?还有,牧之考察过这些县的实际情况吗?”
“这些县的实际情况他自然都是考察计算过的,这其中安县人口二十余万,不必担心区域政策的问题,其他几个县城,人口在十二万到四万不等,就算是青壮年,也有相当部分是待业和无业的状态,不论是工具厂还是将来的震泰建工,即使将条件放宽,工作岗位依然是有限的,不会造成那些县大幅度的人口流失。这是牧之调研回来后的总结笔记。”叶可馨似是早有准备,从茶几下取出一个黑色封皮的笔记本递给风正豪。
风正豪捻了捻指肚,接过笔记本看了许久,笔记本很厚,几乎已经写满,估计能有几十万字,他对唐牧之办成此事的决心愈发了解,也愈发觉得莫名其妙。
扶贫的方式有很多种,搭建工厂解决就业问题固然是一个极好的方法,但唐牧之的方法有些反常,首先是工具厂的选址,唐牧之选择的位置居然在蓉城的郊区,而他刻意指定的几个县城位置距离蓉城较远,加上交通不便,有些自相矛盾的意味。
其次,他做出的计划书上几乎是把“人口迁徙”这四个大字印在了上面,这间工具厂从表面看平平无奇,工资在平均水准之下,工厂虽规模大但对比其他工厂来说要求有些多,可是一旦有附录中那些县城的人口跑去打工就会发现,这件工厂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上工要求和机器操作难度都很低,上到七十岁老人,下到十六岁以上儿童,都有相应的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在风正豪看来太过刻意,很多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明明白白的送钱。甚至有农村户口餐补和自建房宿舍分配的计划。
万人规模的大工厂,实际生产效率恐怕还不如大部分中型工厂,前期投入极大,回收成本的时间周期在十五年左右,而一般工厂计划的成本回收时间是三到五年,前中后期要投入的资金也不小,如果按照股份制融资,恐怕不会有任何冤大头上钩。
“哦?我看牧之在笔记上的意思是,工厂招聘的目标要以中老年人为主,管理层要掌握当地语言和汉语,上过学的年轻人……”风正豪看着看着眉头皱起,说实话,他认为唐牧之的做法有些偏激了。
唐牧之写得是很明白了,工厂他全部计划里贴钱的大头项目。还有后续设立招聘部门去县城宣传和招聘,把中介薅自己工厂羊毛的路子都堵死了,这是明摆着要把县城的人挖走啊。
……
叶可馨还是没有告诉风正豪唐牧之做此决策的原因,因为她也不知道,他的策划书中有许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有非常强的刻意性质,似乎是在指定做事,没有余地,风正豪也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办,可以说唯一能期待的,就是相应地区政府的帮扶策略了,只要谈拢,可以省很大一笔钱。
唐牧之此前说过,他和风正豪的合作是以双赢为基础的,并非无条件的帮扶,但风正豪目前尚不能看到赚钱的机会,只能说后续如果“蜀中震泰集团”建立后,能不断吃蜀中的商品房红利,想必有那些福利性质的工厂建起来后,震泰集团在蜀中的发展会比较顺利。
这其中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唐牧之只得让叶可馨代替自己去做,至于资金问题,这次他不打算用唐门的钱了,未来可以吃电子商务、房地产等行业的红利,不论海内海外,现在要赚快钱的方法也不少。
整个零四年,唐牧之紧盯市场,凭借前世的记忆,从各种渠道疯狂敛财、投资,有正当渠道获得的资金,也有灰色渠道获得的收入,仅一年时间,“蜀中三联工具实业”、“蜀中震泰建工集团”两个项目正式完工,前期由风正豪垫付的资金也一并还清,同时还有“三年计划”、“五年计划”等多个项目在叶可馨的操劳下启动,这其中离不开风正豪的帮助。
同年,一直以来引起圈外人关注的叶可馨身份被曝光,生活中受到一些困扰,但唐牧之依然没有走进普通人的圈子之内,他的身份信息没有出现在网络和报纸当中,倒是圈内有人通过不懈的调查将他的资金来源给“挖”了出来,但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唐门内部对唐牧之的所作所为出现了一些分歧,但这些事不涉及唐门,所以也无人站出来说他的什么,只是杨烈等人认为唐牧之俗务太重,建议他放一放。
卫生厅这边,唐牧之一直建议的唐门人才引进计划终于启动,唐门内门弟子正式获得卫生厅工作的机会,不过周期在一年以内,这项决策实行后半年,有两名内门弟子就此殉职,唐门内部关于卫生厅的态度变得褒贬不一,但杨烈等老人坚持继续。
这一年没有闲暇时间,唐牧之是挤了时间费尽周折才得到藤山秘术,杨曼携带部分《永乐大典》和藤山失传的秘法后,自罚禁闭一年,藤山掌门由大祭司暂替。
在方劝的帮助之下,唐牧之成功逆反先天,以藤山秘法为前提,将自己所创内丹法流传下来,唐门内门有弟子选择继承,实验证明这套丹法效果奇佳,能够自主运行,不间断的提升性命修为,和炁体源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效果还在炁体源流之上,是绝佳的基础功法。
同年,唐璨凭借卫生厅的数月经历,勘破生死关,在没有学会炁体源流的前提下成功掌握丹噬,成为唐牧之之后年轻一辈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