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食堂办得好(2 / 3)
原来邮电所的职工也是在公社食堂搭餐的,当杨小露伴着杨劲走进公社大门时,站岗的民兵看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昨晚这小子不是和学校那个李老师是一对吗?怎么今天又换成邮电所的杨话务了呢?
这瘦得竹竿样,大风都能吹倒的男孩有啥好的,为什么这两朵鲜花都插到了同一堆牛粪上?
杨劲已经习惯了别的男人的羡慕嫉妒恨,还特意向昨晚押送过他的民兵挥手示意,表示我又来了,这次你能把我怎么样?
公社食堂的伙食费低廉得超乎杨劲的想象。
用钵子蒸的饭一钵是3两米,另外会装上一份荤菜一份素菜,再用一个钵子装上一份紫菜蛋花汤,总共需要支付15元+3两粮票。
荤菜12元,素菜3元,汤是免费送的,饭只收粮票,不需要加工费。
据说早餐更便宜,两个馒头加一钵稀饭才收8分钱,如果馒头换成包子的话也只有12元。
这样算起来一个职工一天的伙食费满打满31天加起来也只有132元冲南天门了,新人入职实习工资标准是17元,再差也能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再加上零花钱,转正后是21元还没算各种补贴,公社的职工虽然每个月钱不多,但如果家在农村,也勉强能够养活一家人了。
如果同样的饭菜在县里的东风饭店,那粮票同样是3两,菜钱就变成了荤菜2元,素菜1元,汤5元,得花上3毛5分钱才能吃上一顿,而且菜的分量还没这么多。
难怪人人都想跳出农门吃上国家粮,职工的确充分体现了社会优越性。
吃饭时没见到张主任、黄部苌他们,听杨小露说他们另外在一个干部食堂吃饭,是有四菜一汤的,餐票和她们普通职工扣的是一样的钱。
杨劲没有空去关心这餐票是否合理,他的心思全放在那一钵米饭上了。
用筷子随便在钵子里一扒拉,划出了个米字形,一口一块,满满一钵饭被杨劲八口就吃得一干二净。
这哪有3两米?
杨劲一钵饭吃完,肚子里好像才填了一个角,眼睛又忍不住朝坐在身旁细嚼慢咽的杨小露钵里看去。
他是真的饿坏了。
杨小露看着他饿死鬼投胎的模样,忍不住扑哧一笑,起身拿起他的空钵子又袅袅娜娜地朝开饭的窗口走去。
又盛了满满一钵。
食堂为了防备可能有领导或者来汇报的大队干部赶来没饭吃,米饭一般会多蒸一点,但菜多不了哪去,如果有重要领导来重新做就是,别的出差人员有啥就吃啥,饭管饱,没菜就用汤泡饭。
坐下来后,杨小露端起自己的菜碗,将大半碗菜都扒到了杨劲的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