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 > 逍遥绿茵 > 第402章、现场诊疗

第402章、现场诊疗(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美漫:开局夺取震震果实 洪荒小混子 在霍格沃兹的中国留学生 修仙从亿次挥拳开始 两界:从尸体上搜刮宝物开始 花零再盛时 我有一块猎魂面板 人道命途 我的丹田可以种田 神魔演义

“这个说法浅显易懂,逻辑貌似也顺畅,让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禁哑然,对呀,中医药可能不科学呀,否则我们古人的寿命怎么这么短。”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个所谓寿命数据,最早出自于林万孝发表在《生命与灾害》1996年第5期上,一篇名为《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文章。”

“文章中如是道:夏、商时期不超过18岁,周、秦大约为2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

“这样一个递增式的数据,看起来也较为合理。其实完全是胡编乱造、毫无依据、荒谬之极。”

“我们先看看,《生命与灾祸》杂志是什么样的性质,是否可作为学术引用的权威理论和参数。这本杂志,是沪上民防办主管、1998年后又改名为《民防苑》的低级科普类期刊,主要受众面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编审人员,也大多都是3岁以下的年轻编辑。”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杂志刊登的文章,哪有什么严肃性,更何谈什么学术价值。”

“当然,也有对古人寿命较为乐观分析的书籍,这便是199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的概略统计,二十四史中人物的平均寿命,西汉65岁、东汉645岁,三国时573岁,西晋时52岁。”

“隋朝国祚短暂,战争频繁,平均寿命也有553岁。到了唐朝,平均寿命更是提高到空前的656岁。五代十国乱世,平均只有618岁。”

“宋朝64岁,元朝649岁。明清两朝由于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入,人们温饱得以解决,明朝平均寿命达到了74岁,清朝更是罕见地达到了713岁。”

“如此数据,我也暂时不能完全肯定。但我们再来看这么一组数据,现代历史学家对墓志铭做过统计,据对唐代51个墓志铭中553个样本统计,唐人平均年龄593岁。宋代4783个墓志铭统计,宋人去世时平均年龄为614,另据2944个明代墓志铭统计,明人平均年龄为676岁。”

“这组数据虽然与二十四史、以及刚才说到的书籍数值很接近,但统计还是存在相似的样本基数不够的问题。但至少说明,古人寿命远非不到3岁那么短暂。”

“《黄帝内经》中记载,黄帝曾向歧伯请教,说:‘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从这个对话中,我们了解到,黄帝时代国人的年龄已经过了5岁,就算加上战乱等原因,怎么都不至于打对折到2岁吧?”

“《礼记》中记载,男子十岁叫做幼、二十岁叫做弱、三十岁叫做壮、四十岁叫做强、五十岁叫做艾、六十岁叫做耆、七十岁叫做老、八九十岁的人叫做耄。”

“《礼记》是延续周礼的制度,规定四十岁强的年龄,正是做官的年龄做事业的年龄,如果按照古人寿命是2-3岁的观点来推论,事业还没开始人就没了,岂不荒唐?五十岁艾的年龄开始参与管理国家政事,如果按照古人平均不到3岁的寿命,岂不是几乎没有人能做国家元首,即使有少数人活到5岁,也不会有选择的余地,因为就这么几个人。”

“杜甫48岁时有一首名作《赠卫八处士》,其中写道‘访旧半为鬼’,意思是他的亲朋故旧之中已有一半人去世了。换句话说,5岁左右,还有一半人活着。”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记载或分析,都要比林万孝的所谓文章,更要接近事实。可惜,这个人的所谓科普文章,竟然成为了西方势力攻击中医药学说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论述一个堂堂华夏文明几千年历史,各朝代的人类寿命,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浩大工程。涉及到考古学、古汉语、历史学、人文学、人口学、统计学、逻辑学等方方面面的专业领域。可以想象,一个非著名作家,随意编写出来一篇文章,有什么可信度,不是胡编乱造是什么?”

“古代各地风土人文差异巨大,更没有系统性、详尽的人口统计资料,古人年龄只能零零散散地从二十四史、墓志和一些人物志中搜集。而有年龄记录的往往都是名人,样本基础并不广泛,无法代表全部人群。”

“其次,寿命与战乱、灾荒、瘟疫等都有非常大的关系,而战乱中死去的大多是青壮年,而灾荒、瘟疫中死去的,很多都是婴幼儿,所以更是增加了统计学中数字模型构建的难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疯狂的飞碟 重生之星光路 海贼之情绪系统 巨星家族 华鸾 萌妖奶爸 我真不是美食家 圈套男女 超级U盘 掌心之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