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城迎宾礼(三)(1 / 1)
铜角长号的声音低沉悠长,从墙头飘向城外,跨过城郊四野,跨过江水上方,向上直过云霄,达到数十里之外,响彻山野。那铜角声悠远绵长,仿佛隔了千年缓缓响起,冰冷带着沉重的腐朽感,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顺着皮肤流入到每一个细胞,似在那里升起一股战场的寂冷寒意,又似在燃烧着每个人的浑身热血,冒出对死亡的向往。在一霎那间,落日的红光如流水音符般灿烂的流动,湿澈了心中的凉意,抚慰了黯淡的忧伤,一切终归回到温暖的阳光下。
……
在号角声中,时间不觉来到了酉时,“云岩号”已经转而向东,泊入了南城外的明珠码头,早有闻声而来的“东记”伙计等在码头,准备好了载人的小船。大船到了这里,就要换上小船,或载人,或载货,分批运到城里,否则,那么多的大船一起驶入城里码头,非把城里堵死了不可。
今夜天色已晚,运货入城是不可能了,所以,清河带头留守“云岩号”,其他人搭上小船,渐渐驶入了南门水关,进城观看“迎宾礼”了。
从水关运河往上看,但见雄伟的城门高悬在头顶,庄严城墙和古朴城楼的威严扑面而来,和巍峨的烽火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气势非凡。进入城里的水域,只见一座石拱桥架在水上,连接定海城门和南门广场,桥内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车如流水马如龙,因其下水流回转,状似游龙戏水,故名“回龙桥”。
华灯初上,宛如天籁般的丝竹声在南门广场响起,一场迎宾礼仪正徐徐拉开帷幕,一盏盏宫灯指引宾客步入禹州正南门——定海门,见证了禹州城的繁华。
定海门吊桥缓缓落下,吊桥、御道、月城、瓮城、子城两边挂满灯笼,可是奇怪的是,灯笼里不见蜡烛,却灯火通明,自南门广场中心直到中央广场,照的路边恍若白昼。闸楼下守城府卫手持兵器,旌旗分立两侧,四周草地上高悬着蒙着红布的大红灯笼,彩灯勾勒出闸楼城墙及吊桥的剪影,直通城中心的中原大道,两旁的西市坊、东市坊、五仙路、镇海路、米市街、布市街、文昌街、金木坊、玉石街、胭脂街、都府路……,都笼罩在红光的薄纱中。
在古朴、雄浑的乐曲声中,一队身着金盔铁甲、手执青铜兵器的东关府卫领队而出,在南门广场列队出迎,右手的兵器敲打在左手的藤甲盾牌上,发出一致的“砰砰”声,带出威武雄壮的仪仗气势。一列掌灯仕女紧跟其后,入场后分列广场四周,站立在府卫剑舞的两侧,引领了一队婀娜多姿的西关仕女鱼贯而入,跳起了翩翩的迎宾舞,向进城的客商们献上鲜花和礼果。一队西关仕女分发完鲜花和礼果后,从两侧鱼贯而退,又是一队仕女入场献花,交替反复,一个客商也不落下。
乐曲声中充满了山中南蛮之音的乡村气息,又杂糅了海外乐器的热情奔放、明朗飘逸,在乐官的吹打下,演奏出气势恢弘的声势。在礼仪司官“恭请八方贵宾入城”的呼声中,客商们过吊桥、沿御道、经满天星廊的月城、瓮城、子城流过南门广场,礼仪官为贵宾敬献“迎宾酒”,颁发“通关石碟”并加盖城印。嘹亮的军号把热血的士府兵唤出,集结在古城墙下,开启了生龙活虎的一夜,夕阳早已让天空的位置,皓月当空,夜色中,更富有神秘的色彩,在四周景物的衬托下,“回龙桥”显得更加雄伟,五座高如铁塔似的灯群就像五个仙人星座一样,把整个桥面和广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