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移民至(1 / 3)
在没有官员掣肘的情况下,到底还是朝廷的组织能力强大。就如这次北华将士家眷的北迁,因为朝堂上下达成了一致,在内阁强力督促下,各级官员都在通力配合,北华将士家眷之中愿意移民的眷属们,很快被从大明的北方各地找到并集结北迁。
只有一部分居住于山东、河南等更南方一些的士兵眷属没有迁来。主要原因是因距离太远,迁移的成本过高。
北华普通将士的眷属因为距离太远没有迁来的不少,相比之下,各级将领的眷属迁移朝廷可就上心多了,只要是提出了申请了的,不管多远,哪怕少数远至江南的,都被朝廷找到给送来了。
当然,马家的家人和愿意来北华的几百族人也一并给送来了。
为了组织这次移民,朝廷也花费了不少心思。首先,如此规模的人员从北方各省组织集结就需要动用很大人力物力,然后路途上还需要海量的补给和食物等,最后穿越蒙古草原时又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还需要给沿途的蒙古部落进行打赏。
但朝廷也不是一点儿收获没有,顺带迁徙的几万流民和失地农民被送到北华,就是甩了很大的包袱。特别是流民,一直是朝廷苦无办法的存在,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民变,这下子都甩给了北华,这次移民算是双赢,朝廷和北华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此次护送移民来北华的主官是户部的一位侍郎,为万历四十年的进士,姓马,今年刚刚四十出头,在户部算是最年轻的侍郎了。
另外,因着刘源的存在,宫里边天启皇帝为了显示皇家的存在,也安排了一个内官随同,派出的是御马监的一个随堂太监李公公,刘源作为御马监的提督太监,算是他名义上的上级。
从这次行动的人员安排上看,朝廷也是费了心思的,移民的事情由户部的官员主导,算是正当其所,且这个马侍郎和马林是为同姓,有套近乎的意思。宫内派出的则是御马监的人,也是想到刘源挂着御马监的提督太监名义,安排御马监的人算是给刘源面子。
参加护卫的则是五千宣大军,五千士兵护送五万多人的确是单薄了些,所以北华得到迁移大军出塞后,就立即安排两个卫——一万人的常备军向南前往迎接。同时动员另外四个卫不当值的两万人立刻临时集结投入现役。
这一万接应兵力是北华五千常备军加上当值的一个卫,由于全都是骑兵,行动很是迅速,移民队伍出塞后才刚刚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不到,就被余化龙率领的接应队伍给迎上了,此时他们才刚刚穿过察哈尔人的领地。
余化龙本身就是宣大军出身,后来才从宣大调到辽东任职,所以和宣大的将领们大多都认识,甚至是很熟悉。
统领这支五千宣大护卫军的将领是曹文诏,曹文诏乃山西大同人,此时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目前为游记将军职位。
当年在宣大时,余化龙和曹文诏其实也认识,只是两个人年龄资历差距较大,不算是很熟悉。
余化龙一万接应兵马的到来,让马侍郎和李公公还有曹文诏都松了一大口气,毕竟护送五万多人前往北华实在不是个轻松的事儿,几万人的吃喝拉撒哪样不令人操心?
在关内汉地时还好,可以得到地方官员的接济和照应。自从出塞进入蒙古草原后,可就得全靠自己了。虽然到现在还没受到过蒙古人的攻击,但在行进途中始终都有大批的蒙古骑兵的监视跟随,让大家心里没底。
虽然几个人都知道为了这次迁徙,北华和朝廷都做了最大的外交努力,征得了沿途蒙古部落的同意,但看眼前的情况,只要一天没有到达目的地,风险始终都还是存在的。
余化龙统率的北华接应军队,因为需要长途行军,为了多携带物资和弥补路途上马匹的损耗,这一万人的大军却是携带了两万多匹马,所以行动起来,给人的气势完全是两万铁骑的感觉,这么大规模骑兵的气势简直压倒一切,在漠北草原上已经很多年看不到这么大规模的骑兵出动了。
当宣大护卫军的斥候报告说在北边发现两万多的骑兵,声势浩大且敌我不明时,把马侍郎和李公公几乎下尿了!
他们几个都自动就把北华接应军队的可能给排除了,首先这才哪到哪儿呀?移民队伍现在才刚到漠南蒙古,北华怎么可能会迎接这么远?再一个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北华应该是在漠北苟延残喘,朝不保夕的存在,是需要朝廷关照保护的,这次移民还不是因为北华的乞求才有的,哪里会想到这支气势磅礴的大军会是北华的接应队伍。
直至看到余化龙将旗上斗大的“余”字时,才认为这可能是一支汉人军队。
北华的前哨兵过来通报后,马侍郎等才敢确定这就是北华的接应兵马,彻底把心落到肚子里。